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范睢

范睢
維基百科介紹:

范雎[1][2](?-前255年),又作范睢、范且,叔,化名為張祿,中國戰國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昭襄王宰相。封地在應城(今河南魯山東),所以又稱為應侯。


名字




史記》本傳作范睢(音「雖」,「目字部」),而按《資治通鑑》「周赧王四十五年范睢下……」。胡三省注云:「睢,音雖」。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范且(音「居」)。王先慎集解引顧廣圻曰:「范且,范雎也,且、雎同字;」

錢大昕《通鑑注辨正》云:「攷武梁祠畫像作范且,且與雎同字,宜從且不從目,注讀為雖,失之甚矣。」

生平


范雎是魏國公族支庶子弟[3],善辯,本欲求官於魏王,但因家貧無資可通門路,不得不改為入中大夫須賈門下為賓客。一次隨須賈出使齊國時被懷疑通齊賣魏,因此在歸國後被魏國相國魏齊幾乎鞭笞致死,又被魏齊下令扔進茅廁侮辱,僥倖逃生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一說在孟嘗君的推薦下前往秦國。)

范雎見秦昭襄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併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係。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秦昭襄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襄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后,並將國內的穰侯宛侯鄧侯華侯等四大權貴,趕出函谷關外,避免影響國政,昭襄王拜范雎為相,封於應邑(今河南寶豐西南),號為應侯
范雎為人恩仇必報,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殺;另也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郡守,以報其恩。
前262年,秦名將武安君白起攻陷韓國的野王郡上黨郡成為韓國飛地,在范雎強烈要求下,於是韓桓惠王把上黨割讓給秦國,上黨郡守靳黈卻不願降秦,韓桓惠王罷免了靳黈,改派馮亭接替上黨郡守,但馮亭也反秦,一怒之下反而歸順趙孝成王,秦昭襄王眼睜睜失去上黨,大怒,命白起討伐趙國,是為長平之戰。兩軍對壘3年後,范雎於前260年成功地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白起希望一舉滅趙,但范雎認為秦軍應該休養生息,秦昭襄王決定停戰。白起認為失去滅趙國的最佳時機,以後再攻打趙國再無獲勝的機會,白起稱病不再任命統帥,之後秦昭襄王再度想要攻趙時,欲請白起掛帥,但白起認為已經失去良機而不肯從命,秦王一怒之下放逐白起,又因范雎稱「白起臨走時有怨氣,恐其走後為他國所用」,於是秦昭襄王派使者把白起賜死,命他自刎
此後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秦軍不能戰勝趙國,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希望一舉滅趙,但是於前259年秋被率軍來援的信陵君擊潰,鄭安平兵敗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襄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