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南奎麗

南奎麗P
維基百科介紹:
南奎里[1](韓語:남규리,1985年4月26日-),韓國女歌手、演員,名字常被譯為南奎麗。

Quick facts: 職業, 相關團體…

南奎里女演員本名南美晶(남미정)原文名남규리羅馬拼音Nam Gyu Ri國籍 韓國出生1985年4月26日(32歲)
 韓國首爾特別市職業歌手、演員語言韓語教育程度慶熙大學演劇電影學系出道日期2006年出道作品SeeYa 1輯《女人的香氣》活躍年代2006年經紀公司Sidus HQ相關團體SeeYa(2006年-2009年)

Close

Quick facts: 諺文, 漢字 …

南奎里諺文남규리漢字南奎里

Close

2006年2月,以三人女子組合SeeYa的隊長身份出道。她在SeeYa的活動期間獲得了不少人氣及知名度,但在2009年4月因為與經紀公司發生糾紛而退出了SeeYa。[2]在離開SeeYa之後,參演了電視劇《人生多美麗》、《49天》等作品,現在依然持續努力在演藝界活躍著。[3]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南方朔

南方朔
維基百科介紹:
王杏慶(1946年12月13日-),筆名南方朔,出身臺灣臺南市,是一位臺灣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2007年得到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Quick facts: 王杏慶, 性別 …

王杏慶性別男出生1946年12月13日(71歲)
 臺灣臺南市國籍 中華民國別名南方朔教育程度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系學士、森林學研究所碩士國立台南一中職業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獎項中國文藝協會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代表作

《文化啟示錄》《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語言是我們的星圖》《語言是我們的希望》《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在語言的天空下》《給自己一首詩》《有光的所在》《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新野蠻時代》《靈犀之眼》《詩戀記》《世紀末抒情》《李登輝時代的批判》《臺灣政治的深層批判》《捉狂下的興嘆》《另一種英雄》《笨蛋!問題在領導》

Close

學歷

父親是江蘇無錫人,1945年來到台灣,在他小學4年級時去世。

臺南一中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學士、森林學研究所碩士(1971年,碩士論文《不同種源杉木屬發芽種子之呼吸量與早期生長之硏究》,王子定指導)。修畢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現已停辦)博士班課程。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他放棄已申請到的美國大學獎學金,拒絕出國留學,經《聯合報》報導,得到總統蔣經國召見。畢業後,他成為新聞記者。

新聞及文學

與王健壯、司馬文武、周天瑞等人共同創辦台灣的新聞雜誌《新新聞》週刊,長期擔任該刊主筆,現轉職香港《亞洲週刊》。

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包含詩論和書評)和政論。曾於《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名人堂」發表專欄文章,現每週一在香港《明報》、每週二在台灣《蘋果日報》、每週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每期台灣的《新新聞》和《天下雜誌》也有他的專欄。

立場

他自認理念是偏泛藍的改革派。由於其成長背景及意識型態使然,被當時的黨外人士認定他其實為國民黨的御用作家[1]。

美麗島事件

在《中國時報》以本名王杏慶撰稿的南方朔,在美麗島事件時則是大量發表贊成政府審判及認為國民黨政府已寬大處置的文章。其間,除認為美麗島大審係「冬令營」-「在押伙食均相當良好,水果、香菸、衣物亦均充分供應,身體不適者的人亦有榮總前去的醫師加以診治。他們被妥善照顧,使得絕大多數被捕者家屬為之寬心,……還有正當的娛樂,可以唱歌、踢毽子,偵訊者並會為在押者過生日、送禮物,頗有「冬令營」的味道。」。並創造出所謂「台獨叛國論」,即「……自此後,「台獨叛國論」便有了更明確的法律意義,亦即,主張台獨----不論何種解釋,均屬法律上所謂之「叛國」。……總結來說,「台獨」在國際社會上乃屬「不可能」,在民族大義和文化歷史傳承上屬於「不應該」,而純就國家的政治社會發展而言則屬「無必要」,這殆已成為稍具知識忠誠者之共同見解,實已勿須再為贅述。……」。其亦指控「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緩慢,海外台獨的存在並不時作著邪惡的召喚,實為最大的因素」、「"二二八"事變就是一起被嚴重歪曲了歷史事件」[2]。

陳水扁政府

在民進黨執政時,更明顯地對陳水扁多作批判,表現出反對臺灣獨立路線的態度。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南方朔多次積極批判馬英九政府政策搖擺,對於馬英九的人格、ECFA的批判也甚至有不少與深綠人士相近,甚至指出陳水扁政府的偏激是國共聯手逼出來的,他們政治迫害陳水扁是嚴重的錯誤。由南方朔對馬政府及ECFA的批評,可見他的偏左背景。

2012年總統大選

2012年總統大選,南方朔轉向支持泛綠的蔡英文,並寫出「這次大選 我為何挺蔡不挺馬」一文刊登於新新聞[3]。他支持蔡英文而不支持馬英九的原因為:馬英九內政太差,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只會用台獨恐嚇中共、用中共恐嚇臺灣,其實是不道德的製造出兩岸仇恨,但如果蔡英文當選,中共會頭痛也非得要跟民進黨對話、以爭取台灣民心,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不會輸馬英九;而且馬英九的無能更甚於貪腐[4],他簽訂ECFA卻完全沒有提升產業,好看的經貿數字只是犧牲臺灣平民來換得的;更糟糕的是馬英九政府只會拉陳水扁來救援。[5]

南方朔也在選前撰文指出美國1896年前後的政治變化,可以做為台灣的借鏡:美國當時有進步派候選人承諾要讓美國轉型成重視中小企業,重視社會公平的國家;這個候選人獲得中下階層的支持,但富人的聯合抵制讓他收到極少的政治獻金。富人們為了避免轉型,而在之後用各種技術性手段限制下層中產階級及黑人的投票權。美國富人的成果相當成功,美國也成為金權政治國家,失去轉型成福利國家的機會。他也認為目前台灣最需要轉型,但台灣的劣勢是五十對五十的對況;蔡英文及宋楚瑜的大聯合政府觀念,正是台灣突破分歧以追求轉型唯一條件。[6]南方朔對美國的批判,讓台灣人第一個聯想到民進黨指控的「藍的有財團支援獻金、綠的只有三隻小豬」及「將投票日訂在中下階層難以投票的時間」。

對於馬英九連任,南方朔認為臺灣錯失大轉型的機會,而且將會造成兩岸動盪。因為大家都解讀為九二共識的勝利、以商逼政的成功,這次商人幫馬英九幫很大,故政府失去對商人的籌碼,政府無法加稅減優惠,只能印鈔票及加速財政惡化;且北京認為民進黨還有執政可能,會加緊建立兩岸一中架構,並且更強力的宣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中共的一中而非國民黨表示的各表,而且會逼到馬政府必須更大力的反抗以免失去政權的程度。南方朔也擔心馬英九的政策會走向討好基本盤。南方朔在幾篇文章強調,一個五十對五十的社會很難形成共識、只會內耗,政府只敢做容易做的事、無法改革,然後被國際牽著走;選後的台灣已經是這個情況,而會被中國牽著走。

而這次民進黨錯過蔡英文非常可惜,因為民進黨的草根味重、其知識份子也在過去被迫害而怨念重;民進黨必須有更多像蔡英文這種不但知識水準不錯、性格較溫和,比較懂國際事務,鬆鬆緊緊之間比較會拿捏的人來掌權、也可藉此改變形象。在另一方面,這次選舉結果是否決蔡英文路線,也可能讓民進黨重返對抗路線,對台灣政治畢竟不是件好事。

南方朔指出,這次選舉已可看出,台灣社會其實是保守怕改變的,大家忍耐過日子乃是台灣最主流的價值,可見泛藍的恐嚇牌相當有用,而泛藍的恐嚇販子文化與陳水扁的煽動文化正是臺灣的兩大爛政治文化,陳水扁因此把自己搞成麻煩製造者,泛藍則把臺灣搞成無法轉型、四小龍最差。台灣很難被價值較高的想法所動員,說好的是台灣的穩定度很大,說難聽一點,那就是台灣進化的速度極慢。最近台北《天下》雜誌即報道,在亞洲四小龍都已轉型的此刻,台灣乃是唯一沒有轉型的最後一名。2008年台灣未改變,2012更不可能改變(馬英九在2008年時權力基礎較大、是改革的好時機),於是我的憂愁更深了!

南方朔並公開告訴北京,兩岸關係應該由民進黨來決定、不應爭取國民黨,因為民進黨主要是由臺灣人組成,自主性也較強,談判會比較符合臺灣人的利益、談判結果也比較能說服臺灣人。[7][8][9]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妮娜西蒙

妮娜西蒙
維基百科介紹:
妮娜·西蒙(Nina Simone,1933年2月21日-2003年4月21日),是一位美國歌手、作曲家與鋼琴表演家。原名尤妮斯·凱瑟林·偉蒙(Eunice Kathleen Waymon)、以藝名妮娜·西蒙著稱。雖然一般人認為她是一位優秀的爵士女伶、但妮娜不喜歡被這樣歸類。她的創作歌曲類型主要包括有藍調、節奏藍調和靈魂樂。她的演唱方式則以富有情感、帶有氣息的變化音(tremolo)為主要特色。她的名字有時也譯做妮娜·席夢。

西蒙年輕時坐在鋼琴前演唱的模樣(此為唱片封面)

童年

西蒙出生於南卡羅萊納州的崔恩鎮(Tryon),家中共有八個孩子,她就像當時的非裔孩童一樣,喜歡在教會裡唱福音聖歌,並受到了聲樂家瑪麗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的啟蒙。在西蒙的童年時期,她就開始學鋼琴,並顯現出她卓越的演奏天份,在她10歲公開演奏時,西蒙的父母一反當時種族順位的慣例(凡不是白人者,一律都坐在後排位置),往前坐到了前排的位置,而且拒絕換位到後面,這件事情讓西蒙後來加入了美國種族平權的活動。

就學

17歲時,西蒙搬到了賓州的費城。並開始教鋼琴,同時也做一些伴奏歌手的工作,當時她曾獲紐約市知名的朱利亞德音樂學院入學許可,但由於她籌不足學費,也找不到有力的保證人,只好放棄入學(同時也放棄了她很有可能是美國第一位非裔鋼琴演奏家的希望)。後來西蒙又向另一家科提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申請入學,主修鋼琴,但在面試時被拒絕了。西蒙曾說,她認為被拒的原因有很大一部份在於她的膚色。

爵士生涯

1954年,西蒙21歲時,她正式以藝名「妮娜西蒙」在大西洋城夜總會登台演唱爵士與藍調歌曲。「妮娜」(Nina)是她男友稱她的西班牙語小名(在西班牙語中,Nina代表了「女孩」);「西蒙」則是取自於法國知名女演員西蒙娜·西戈諾雷特(Simone Signoret)的名字。

1959年,西蒙以《我愛你,波吉》(I Loves You Porgy)一曲中的哀傷動人唱腔,獲得了爵士樂界的注目。《我愛你,波吉》是歌劇家喬治·蓋希文在歌劇《波吉與貝絲》中的著名歌曲。西蒙並因此曲而成為美國唱片銷售排行前40位著名的爵士歌手。隨後西蒙又唱出了《我的孩子只想我》(My Baby Just Cares for Me)的著名單曲。此曲在1980年代在英國是廣為人知的香奈兒五號香水廣告曲。

1960年代,西蒙積極參與種族平權運動,演唱了許多有關敘述非裔美國人在種族不平權下生活的歌曲。如:

知名的《要年輕、有天賦和膚色黑》(To Be Young, Gifted and Black;此曲被美國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在1980年代廣為傳唱)《剝削的憂傷》(Backlash Blues)《天殺的密西西比》(Mississippi Goddam;這首歌是針對當時一連串針對非裔美人的謀殺案件所寫的,包括有民權領袖麥格·艾佛斯Medgar Evers被暗殺,伯明罕教會炸彈案與阿拉巴馬州四位黑人小孩被謀殺的案件)《希望我知道自由的滋味》(I Wish I Knew How it Would Feel to be Free)《海盜珍妮》(Pirate Jenny;由柯特·懷爾作曲)

1961年,西蒙發行了一張民歌風格的唱片《日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這張唱片後來被搖滾歌手鮑伯·狄倫 Bob Dylan又翻唱之後,變成動物保護行動的主題曲。此外亦有知名歌曲如《我對你下了些魔法》(I Put a Spell on You;原唱是Screamin' Jay Hawkins),《四位女人》(Four Women)、《我將釋放》(I shall be released)與《我活著》(Aint got no (I got life))。

在西蒙走紅的這段時期,她以藝術家般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沒有豪華的爵士大樂隊,而只有民歌般簡單的演奏團體。在演唱時,西蒙能夠很快的從福音美聲唱腔轉為爵士藍調的憂鬱唱腔,並在許多爵士歌曲中加入了歐洲古典樂與賦格的唱法,如知名的《我們都知道》(For All We Know)。

1968年電影《天羅地網 (1968年電影)》中,選入了西蒙的歌《罪人》(Sinner Man),使得她的知名度廣為擴散。(此電影在1999年由皮爾斯·布洛斯南重演)

1971年,西蒙離開美國,原因有很多,包括了與經紀人、唱片商的不合,也包括了稅務不清與種族活動的各種爭議。西蒙在1978年回到美國,隨後因逃稅而被逮捕了一陣子(她曾在越戰時拒絕繳稅了幾年),她曾住在一些不同的國家,如加勒比、非洲、歐洲,以60歲的高齡仍在朗尼·史葛於倫敦開辦的朗尼史葛爵士俱樂部中演唱。

晚年

西蒙的自傳《我對你下了些魔法》

1995年,西蒙被報導以玩具BB槍射擊鄰居小孩,原因只是因為小孩笑聲吵鬧到她的專注,因此揭露了西蒙在音樂世界中難相處、難以協調的一些特性,雖然她的舞台作風的確有些傲慢而且疏離,但西蒙對這些評論都給與正面的回應。在西蒙的晚年,她傳出許多與歌迷戀愛而且訂婚的逸事,也有許多趣聞,基於她時而幽默、時而權威的演唱作風,她得到了一個「靈魂教母」(High Priestess of Soul)稱號。

她的女兒西蒙(Simone/Lisa Celeste Stroud/Lisa Simone Kelly)是歌手兼舞台劇演員,曾在紐約百老匯舞劇《阿依達》中演出。

西蒙的自傳《我對你下了些魔法》(I Put a Spell on You ISBN 0-306-80525-1)在1992年出版。1993年她開始定居在法國南部的Aix-en-Provence。2003年她在睡夢中去世,地點是Carry-le-Rouet。1993年後有不少電影採用了她的歌曲,包括1993年的《一觸即發》、1996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1999年新版的《天羅地網 (1999年電影)》、2006年的《內陸帝國》、2011年的《逆轉人生》和2015年的《紳士密令》,使得西蒙的歌開始受到一些年輕世代的喜愛。以她為題材的紀錄片《妮娜西蒙:女伶的靈魂》(What Happened, Miss Simone?)則入圍了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西蒙的名句

爵士是白人對黑人音樂的用詞。我說我的音樂是黑色古典樂。Jazz is a white term to define Black people. My music is Black classical music.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L'hommage: Nina Simone - Tribute and Archival siteBBC的專評Mark Anthony Neal描寫西蒙的文章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N阮菁桃

N阮菁桃
H:不認識的演員,藝名海倫清桃只是新聞媒體見報多了,自然就成名。年代電視記者稱其為越南林志玲,行銷上大家就懂了!
維基百科介紹:
阮菁桃(越南語:Nguyễn Thanh Đào),藝名海倫清桃(越南語:Helen Thanh Đào),生於越南。演員、主持人,曾在越南發展其演藝事業,後至台灣持續其事業,於2017年1月因身分假造等爭議事件引發關注。年代電視記者在訪談中稱其為「越南林志玲」,常以此稱呼接受專訪及參加各節目錄影。

生平 編輯

阮菁桃出生於越南。1999年,其夫戴發奎前往胡志明市與其相親,並於隨後在台灣結婚生活[1][2][3][4]。

2002年,參加優凱經紀公司國際模特兒選拔賽後被簽入其旗下,由此展開其演藝生涯。被該公司包裝為香港籍模特兒,並參與胡瓜、吳宗憲等人主持的電視節目[5]。

2005年,返回越南接演電視連續劇《白色美金》,在越南發展其演藝事業。

2010年,其夫母親過世後返回台灣發展,接演公視人生劇展作品《戀戀木瓜香》[6]。接受數次專訪及參加數個節目錄影,於訪談中自稱景美女中、UCLA校友,可流利使用中,英,粵,越語。其父親為台灣人,母親為越南人,其為台越混血。其父親十年前過世,母親數月前過世[7][8][9]。

2011年11月,受邀擔任新住民美食嘉年華活動代言人。

2012年,接演電影《野蓮香》與《候鳥來的季節》[10]。個人演員證上出生地註記為花蓮,於此時開始對外宣稱出生於台灣,為台越印混血,曾於景美女中及UCLA就讀但皆未畢業。同年,獲選擔任新北市電影節活動代言人,其主演電影《野蓮香》亦為開幕片之一,又以該片入圍第47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獎。

2014年,獲越南政府官方正式任命擔任台越旅遊親善大使。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發生後,曾受邀於數個節目中發表個人看法。同年12月20日,暖暖書屋為其出版自傳《我用勇氣與驕傲在黑暗中種下一道光》[11]。

2015年4月1日,於個人官方Facebook宣布接受台灣某一政黨提名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但暫不公布是何政黨[12]。最終並未參選[13][14][15][16][17]。

2017年1月8日,上午於個人官方Facebook公開發文,同日下午偕夫召開記者會承認先前公開官方資料,包括身世、年齡、學經歷等,皆為造假[5][8][9][18][19][20][21]。同日,其自傳出版社暖暖書屋公開發布道歉聲明並願意全面回收書籍[22][23]。亦於同日,中天新聞台特將其之前接受該台專訪內容與其個人官方Facebook公開發文內容對比報導[24][25]。1月10日,晚間單獨出面接受媒體專訪,聲稱已與經紀人前往警局備案,聲請家暴保護令中[26][27][28][29][30][31][32][33]。1月11日,其夫戴發奎晚間單獨出面接受媒體專訪,聲稱所有謊言皆為他本人一手策畫,並公開向台灣社會大眾道歉[34][35][36][37][38][39][40][41]。1月16日,據媒體批露已與戴發奎正式簽字離婚[42][43][44][45][46][47][48][49]。1月17日,向媒體公開表示還會繼續使用原有個人官方Facebook,並由本人親自經營[50]。1月18日,遭媒體公開爆料個人行為負面訊息[51][52][53]。1月24日,透過經紀公司向媒體公開表示將利用台灣農曆新年期間沉潛自我調整[54][55][56],並傳出可能在台灣農曆新年過後正式復出[57][58][59]。1月25日,其前夫戴發奎因之前撕毀離婚協議書正本遭檢方依妨害公務罪嫌起訴,聲請簡易判決[60][61][62]。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N新北市人事異動

N新北市人事異動
張錦麗 接任社會局長
2015年07月25日 04:09 池雅蓉/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昨日公布人事異動,教育、農業局長由現任副局長升任,社會局長李麗圳退休,由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張錦麗接任。不過,八仙塵爆意外後續繁重業務都在社會局,此時更動首長引人臆測;對此,李麗圳回應,退休是早就計畫的事,與塵爆無關。

本次市府異動將於8月1日生效,教育局長林騰蛟轉任教育部常務次長,由副局長龔雅雯升任;農業局長廖榮清轉任新北市果菜市場董事長,由副局長李玟升任;社會局長李麗圳則退休,由張錦麗接任。

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臺北市立圖書館開館資訊

臺北市立圖書館開館資訊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六:8:30-21:00;
週日、週一:9:00-17:00。

申請借閱證、領取預約書及臨櫃借、還書在閉館前30分鐘停止受理。

總館兒童室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六:9:00-18:00;
週日、週一:9:00-17:00。

智慧圖書館開放時間:
西門智慧圖書館: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松山機場智慧圖書館: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太陽圖書館:每日上午8時30分至晚間9時
百齡智慧圖書館:週一至週五:下午4時30分至9時
         週六、日及寒暑假: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國定假日不開放)
福德智慧圖書館: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國定假日不開放)
東區地下街智慧圖書館: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古亭智慧圖書館: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國定假日不開放)

啟明分館、柳鄉民眾閱覽室及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9:00-17:00。

公訓圖書站開放時間:
一、週一至週五:8:30-17:00(申請借閱證及借、還書服務至16:30)。
二、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在開放時間內可自由進入館內閱覽,6歲以下兒童請由家長陪同。

經政府公告之放假日為休館日;每月第一個星期四為圖書整理清潔日,不對外開放。

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開放時間依設置地點而定。

休館日一覽表

2017-01-01(星期日,開國紀念日)
2017-01-05(星期四,休館日)
2017-01-27~30(星期五~一,春節)
2017-02-02(星期四,休館日)
2017-02-28(星期二,二二八紀念日)
2017-03-02(星期四,休館日)
2017-04-04(星期二,兒童節/清明節)
2017-04-06(星期四,休館日)
2017-05-04(星期四,休館日)
2017-05-30(星期二,端午節)
2017-06-01(星期四,休館日)
2017-07-06(星期四,休館日)
2017-08-03(星期四,休館日)
2017-09-07(星期四,休館日)
2017-10-04(星期三,中秋節)
2017-10-05(星期四,休館日)
2017-10-10(星期二,國慶日)
2017-11-02(星期四,休館日)
2017-12-07(星期四,休館日)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