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楊千嬅

楊千嬅
維基百科介紹:
楊千嬅(英語:Miriam Yeung Chin-wah,1974年2月3日-),原名楊澤樺[1],香港女歌手、女演員,為香港集「歌后」及「影后」於一身的女藝人;形象健康,發展全面,在演唱會、主持、舞台劇、廣播劇、廣告等方面皆有涉足。曾推出《少女的祈禱》、《小城大事》等全城大熱作品,亦曾橫掃多項高榮譽的女歌手及歌曲獎項,為千禧年香港樂壇標誌性人物。影壇發展方面,楊千嬅亦憑電影《春嬌與志明》的「余春嬌」一角榮獲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演技備受肯定。由於楊千嬅笑容燦爛,又有「大笑姑婆」的稱呼。

Quick facts: 教育程度, 兒女…

楊千嬅女藝人本名楊澤樺(三歲前)羅馬拼音Yeung Chin Wah英文名Miriam Yeung暱稱阿嬅﹑嬅女(乳名)﹑丁太、Miriam、千fa、大笑姑婆國籍 中國(香港)籍貫 中國廣東汕頭出生1974年2月3日(44歲)
 英屬香港職業歌手、演員、護士(入行前)語言粵語、英語、普通話教育程度嘉諾撒聖家書院
慕光英文書院
瑪嘉烈醫院普通科護士學校配偶丁子高(2009年結婚)兒女丁進諾(Torres)
2012年6月5日(5歲)音樂類型粵語流行音樂演奏樂器歌唱出道地點 英屬香港出道日期1995年出道作品《三分鐘戀愛熱度》(1996年)代表作品歌曲:
《狼來了》(1996年)
《再見二丁目》(1997年)
《數你》(1998年)
《抬起我的頭來》(1999年)
《有發生過》(1999年)
《最後的歌》(2000年)
《少女的祈禱》(2000年)
《姊妹》(2001年)
《野孩子》(2001年)
《假如讓我說下去》(2001年)
《楊千嬅》(2002年)
《閃靈》(2002年)
《勇》(2002年)
《笑中有淚》(2002年)
《可惜我是水瓶座》(2003年)
《飛女正傳》(2003年)
《小城大事》(2004年)
《烈女》(2005年)
《滾》(2006年)
《斗零踭》(2010)
《火鳥》(2011年)
《好不容易遇見愛》(2014年)
《最好的債》(2015年)
電影:
《玉女添丁》(2001年)
《新紮師妹》(2002年)
《新紮師妹2美麗任務》(2003年)
《千杯不醉》(2005年)
《志明與春嬌》(2009年)
《春嬌與志明》(2012年)
《五個小孩的校長》(2015年)
《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年)
《春嬌救志明》(2017年)活躍年代1996年-至今經紀公司華星唱片(1995年至2000年)
金牌娛樂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至2006年)
紅館藝人管理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2年)
寰亞藝人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至2018年)
Collaboration Group (2018年至今)網站楊千嬅官方網站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13年 《春嬌與志明》 – 余春嬌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
2011年 《抱抱俏佳人》 – 孫洛昕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金曲獎
1999年 《抬起我的頭來》
2000年 《少女的祈禱》
2001年 《姊妹》
2002年 《笑中有淚》
2003年《可惜我是水瓶座》
2004年 《小城大事》
2005年 《烈女》
2007年 《化》
2008年 《撈月亮的人》
2009年 《原來過得很快樂》其他獎項

最受歡迎女歌星 –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2002年、2008-2009年
亞太區最受歡迎女歌星 –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2010年
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 –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2000年、2002年、2004年、2014年
叱吒樂壇我最喜愛女歌手 –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2002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2年
金曲金獎 –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2000年 〈少女的祈禱〉
2004年 〈小城大事〉
歌曲大獎 – 四台聯頒音樂大獎
2000年 〈少女的祈禱〉
2004年 〈小城大事〉
至尊唱片大獎歌手及監製 –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2004年 《電光幻影》
大碟大獎歌手及監製 – 四台聯頒音樂大獎
2004年 《電光幻影》
觀眾票選最受曯目女演員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1年 《志明與春嬌》 – 余春嬌
最佳女主角 – 南方盛典頒獎典禮
2007年 《武十郎》 – 武十郎

最具人氣女演員 – 南方盛典頒獎典禮
2007年 《武十郎》 – 武十朗

Close

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袁潔瑩

袁潔瑩
維基百科介紹:
袁潔瑩(Fennie Yuen,1969年9月15日-)香港著名資深電影女演員及歌手,前無線電視部頭合約藝員。

Quick facts: 語言, 相關團體…

袁潔瑩女藝人羅馬拼音Yuen Kit Ying英文名Fennie Yuen暱稱Fennie仔/袁男神/會長別名袁瑩(2007年)國籍 中國(香港)民族漢族籍貫廣東東莞出生1969年9月15日(48歲)
 英屬香港職業演員、歌手、商人語言粵語、國語、英語教育程度中四母校聖士提反堂
樹仁中學音樂類型粵語流行出道日期1985年出道作品《開心鬼放暑假》代表作品電影
《開心鬼放暑假》
《學校風雲》
《我未成年》
《笑傲江湖》
電視
《風之刀》
《烈火狂奔》
《闔府統請》
《人龍傳說》
歌曲
《良師頌》
《放過我》
《玩笑》
《分手不要問理由》活躍年代1985年-2004年唱片公司新藝寶1985-1986
中華娛樂1993-1995經紀公司新藝城1985-1989
泛亞娛樂1989-1992
永盛娛樂1992-1998
TVB1993-1994(歌星約)
TVB1991-2001(電視部頭約)網站袁潔瑩的新浪微博相關團體開心少女組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Close

生平

入行經歷

1985年期間,袁潔瑩於街頭跟男友吵架時被黃百鳴發掘,以未滿16歲之齡加入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展開其演藝之路。

初期與羅美薇、陳加玲等人組成「開心少女組」,並演出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開心鬼》系列。並曾以開心少女組名義推出過三張唱片。其後多以反叛少女形象出現於銀幕,受到青少年歡迎。90年代初曾參演《笑傲江湖》、《東方不敗》、《太極張三丰》、《邊城浪子》、《蘇乞兒》等大量武俠電影,其俠女形象亦廣受好評。

1991年與香港無綫電視簽署部頭合約,開始演出電視劇集如《風之刀》、《烈火狂奔》、《闔府統請》、《廉政追緝令》、《雙面伊人》、《人龍傳說》等。

1993年亦曾短暫加入樂壇推出過兩張個人唱片。期間,袁潔瑩曾在1994年患上了厭食症,令事業一度短暫停滯。

2000年後袁潔瑩逐漸減少幕前演出,只是偶爾出席一些活動及做豐胸代言人。

現今,袁潔瑩主力經營「森㷧軒」中醫美容院。[1]

感情生活

袁潔瑩曾經於1990年代與音樂人徐日勤拍拖,其後分手。亦曾與劉鑾雄、郭富城、王傑[2]、顏福偉[3]、陳維冠及同性密友阮嘉欣傳出緋聞。

復出拍劇

2013年6月20日,43歲的袁潔瑩相隔12年復出拍劇,參演其好友曾志偉監製的TVB時裝新劇《女人俱樂部》,此劇於2014年4月21日首播,同年6月1日大結局播畢。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余光中

余光中
H:學測及指考常出題作家。
維基百科介紹: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作家,生於南京,籍貫福建泉州永春,移居臺灣後,定居高雄。曾任教台灣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校,並多次赴美國,菲律賓等國講學。余光中為華人文學界知名作家[3][4],早年為臺灣新詩流派中藍星詩社的成員,著有新詩、散文、評論、翻譯、編輯等凡五十餘種,多篇作品選入兩岸三地的大學、中學教科書。

快速預覽: 出生, 逝世 …

余光中

余光中演講於國立宜蘭高中(2011年5月27日)

出生1928年10月21日
 中華民國南京特別市逝世2017年12月14日(89歲)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職業作家、文學家、教授、翻譯家國籍 中華民國教育程度金陵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肄業)
廈門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肄業)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學士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創作時期1952年-2017年體裁新詩、散文、評論、翻譯、編輯文學運動現代詩論戰、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代表作《左手的繆思》
《蓮的聯想》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狼來了》
《鄉愁》
《紫荊賦》配偶范我存(結褵61年)[1]兒女4女[2]

關閉

嚴歌苓

嚴歌苓
H:芳華之編劇,小說家。
維基百科介紹:
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是一位美籍華人,美國當代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

快速預覽: 出生, 職業 …

嚴歌苓

2014年法蘭克福圖書展的嚴歌苓

出生1958年11月16日(59歲)[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職業作家、編劇國籍 美國創作時期1985年—至今[2]代表作《少女小漁》、《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第九個寡婦》等配偶李克威(前夫)[3]
Lawrence A. Walker[4]親屬蕭馬(父親)[5]、俞平(繼母)、嚴歌平(哥哥)[6]受影響於蕭馬、李准[7]官方網站Geling Yan<英文網站>嚴歌苓<中文BLOG>

關閉

生平簡歷

1958年出生於中國上海,自小生活在書香世家。祖父嚴恩春留學美國並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在廈門大學教書,是當時著名翻譯家。其父為作家蕭馬。[8]蕭馬在階級鬥爭中被打為「右派」,之後移居安徽省馬鞍山市而夫妻離異。後來,蕭馬與曾在電影《紅旗譜》中演出的俞平結婚,俞平即成為嚴歌苓的繼母。[9]在馬鞍山市嚴歌苓與哥哥嚴歌平在安徽省作家協會的大院裡長大。12歲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文工團,[10]學習舞蹈並在部隊裡學習寫作,從軍十五年。20歲時,作為戰地記者到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線採訪。

1978年發表童話詩《量角器與撲克牌的對話》。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9年赴美留學。1990年進入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就讀,獲寫作碩士學位,[11]現為好萊塢專業編劇。其作品用中文、英文寫作,還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

主要作品

嚴歌苓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綠血》、《一個女兵的悄悄話》、《一個女人的史詩》、《花兒與少年》、《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床畔》等。中篇小說《女房東》、《人寰》。電影劇本《扶桑》、《天浴》(根據此作改編的電影獲美國影評人協會獎、金馬獎的七項大獎)《少女小漁》(根據此作改編的電影獲亞太電影展六項大獎、電影主演為臺灣女演員劉若英)。

她的英文版小說The Banquet Bug(《赴宴者》)由國立東華大學創英所郭強生教授翻譯成中文版本並出版。

2008年年末熱映的電影《梅蘭芳》嚴歌苓參與編劇。

2011年中國導演張藝謀將小說《金陵十三釵》改編拍攝為電影。2014年上映的張藝謀作品《歸來》由編劇鄒靜之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

2014年嚴歌苓參與電視劇《劇場》編劇。

2017年擔任馮小剛電影《芳華》編劇。

注釋

更多資訊: 輕觸展開 …

外部連結

Geling Yan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Book BrowseBiography嚴歌苓在WorldCat聯合目錄內的著作和相關文獻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于景

于景
H:20180113於0000至0100緯來育樂長城第5集介紹北魏大國。
維基百科介紹:
于景,字百年,北魏官员,于忠之弟。

本名

于景

字号

百年

所处时代

北魏

官职

征虏将军、怀荒镇将

人物生平

于景自司州从事逐渐升任步兵校尉、宁朔将军、高平镇将。因贪婪受贿,被御史中尉王显弹劾,遇到赦免。于忠逝世以后,于景任武卫将军。谋划黜免元叉,被元叉贬职为征虏将军、怀荒镇将。

柔然头领阿那瑰叛乱,镇中百姓一再请求救济粮食,而于景不供给。镇中百姓怒不可遏,于是反叛。将于景和他的妻子捆绑起来,分别关押,都去掉衣服,让于景穿毛皮衣服,妻子穿旧红袄。他们被这样地羞辱。一个多月后,才被杀死。[1]

余景

余景
http://www.m-artcenter.com/zh/artist/yu_jing/
余景
余景

1985年生
2008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个展

2013 年“序 ” 上海莫干山路 M50 芥菜籽空间 群展

2010 年 “偷” 北京

2011  年

“余地计划” 北京
“80 后艺术档案 — 日常异常” 北京

2012年

“USP” 意大利米兰 “狂欢——黑桥艺术家群落展” 北京

2013年

“影重重——第二届朱家角当代艺术展” 上海 “Social Sensibility” 法国工厂项目 北京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楊采玹

楊采玹資深女星楊采玹20180106日凌晨2點膽管癌逝世,享年63歲。
自由時報報導
http://ent.ltn.com.tw/m/news/breakingnews/2304546
楊采玹是三立戲說台灣班底及「中華明星公益體育協會」執行長。與前夫育一子孫尚綺,旅居德國的知名編舞家;蘋果報導,曾是天道盟精神領袖圓仔花鄭仁治的三姨太,鄭肺腺癌過世,但離世前為她成立「中華明星公益體育協會」。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楊惠姗

楊惠姗
H:有三陸一楊之稱,玉卿嫂、我這樣過一生,後轉型為琉璃藝術家。
維基百科介紹:
楊惠姍(1952年7月16日-),臺灣知名女演員,現為琉璃藝術家、「琉璃工房」的創始者之一及藝術總監。出生於台灣台北,曾榮獲第21屆及第2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是至今唯二蟬聯此獎的獲獎人之一(另一位為蕭芳芳)。

快速預覽: 女演員, 羅馬拼音 …

楊惠姍女演員羅馬拼音Yang Hui Shan英文名Loretta Yang國籍 中華民國籍貫湖南湘潭出生1952年7月16日(65歲)
 臺灣台北職業演員、琉璃藝術家語言國語教育程度靜宜女子文理學院(現靜宜大學)外文系夜間部肄業配偶張毅出道日期1975年,​43年前出道作品《朵朵浪花》代表作品

《錯誤的第一步》(1979年)《小逃犯》(1984年)《玉卿嫂》(1984年)《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年)

活躍年代1975-1987年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獎項

最佳女主角 – 亞太影展
1984 玉卿嫂
最佳女主角 – 金馬獎
1984 小逃犯

最佳女主角 – 金馬獎
1985 我這樣過了一生

關閉

生平

1975年就讀靜宜女子文理學院(現靜宜大學)外文系夜間部時便參加台灣電視公司連續劇《朵朵浪花》、《金玉盟》……等電視劇演出。輟學後,隨即進入中國電視公司任演員,並開始參與電影演出。1979年主演黑幫電影《錯誤的第一步》而聲名大噪。因外形姣好,在當時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美譽。

1984年,以《小逃犯》獲得第2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以《玉卿嫂》獲得第29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隔年,再以《我這樣過了一生》蟬聯第2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7年的電影《我的愛》為其最後一部作品。之後因介入導演張毅的婚姻,受到輿論壓力不得不放棄電影事業。與張毅、王俠軍三人共同創辦了「琉璃工房」,苦心研究幾乎已經失傳的脫臘鑄造法。在王俠軍離開後,成為琉璃工房的招牌藝術家。1995年因推廣琉璃藝術的努力和成就而獲頒「傑出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楊梁(明朝〉

楊梁(明朝)
維基百科介紹:
楊梁(?-?),字廷材,浙江衢州府西安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Quick facts: 籍貫, 出生 …

楊梁

大明

籍貫浙江衢州府西安縣出生
浙江衢州府西安縣出身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進士

Close

生平

浙江鄉試第十二名,後參加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嘉靖十七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零二名[1][2][3]。

曾祖父楊昊,曾任推官;祖父楊錞,曾任歲貢生;父親楊澍。母葉氏[4]。

參考文獻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余光中

余光中
維基百科介紹: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生於南京,籍貫福建泉州永春,來臺灣後,生活定居高雄,逝世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中華民國作家,曾任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國西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早年為臺灣新詩流派中藍星詩社的成員,著有新詩、散文、評論、翻譯、編輯等凡五十餘種,多篇作品選入兩岸三地的大學、中學教科書。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語文閱讀與書寫人名錄

語文閱讀與書寫人名錄
http://www.sharing.com.tw/web/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LL36
語文閱讀與書寫人名錄

編著者簡介
王秋香
彰化縣員林市人,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大葉大學,喜歡研究《紅樓夢》、文學理論與批評。

吳伯曜
臺灣彰化人,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研究專長為四書學、經學、經典詮釋、宋明理學、儒學。著有《林兆恩《四書正義》研究》(碩士論文)、《王陽明四書學研究》(博士論文)以及〈《論語》之「道」義蘊探索〉、〈論《尚書‧大禹謨》的思想價值〉、〈《詩經》中的文王形象〉、〈李二曲「明體適用」與「反身實踐」的經學觀〉、〈朱熹的主敬工夫及其現代意義〉等期刊論文。現任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明道大學中文系、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李皇穎
臺灣彰化人,成大中文系學士、彰化師大國文碩士、高雄師大國文博士。研究專長為易經、四書、臺灣民間宗教、八卦山文史。著有《尚秉和〈周易注釋〉案語析論》(碩論)、《明遺史事易學研究》(博論)。發表期刊及研討會學術論文十餘篇。

侯雪娟
臺灣省嘉義縣人,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碩士,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研究專長為文字學、易學思想與應用、應用文等。曾任專科學校專任講師,目前為大葉大學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兼主任秘書、華語教學中心主任。

張加佳
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術專長為現代詩、臺灣文學及臺灣賦。曾執行教育部優質通識課程計畫、公民核心能力計畫及閱讀與書寫能力等計畫,98-2、100-2學期計畫課程榮獲教育部「績優獎」。曾獲100學年度大葉大學「優良教學教師」獎勵,並二度獲選大葉大學「特優通識教師獎」,五度獲選「優良通識教育教師獎」。

張鳳玲 
臺灣高雄人,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現為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唐代詩歌與辭賦。曾任《全唐賦》輯校人員、《全臺賦校訂》助理。現為大葉大學、逢甲大學、僑光科技大學兼任講師。著有《唐代琵琶詩研究》(碩士論文)。

莊文福
臺灣嘉義市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臺灣文學、中國古典小說、美學、文化與設計等。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兼任講師、馬偕護理專科學校講師、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現為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開授之「臺灣小說選讀」課程,曾榮獲「教育部98學年度第二學期優質通識課程計畫績優課程」與「教育部100學年度第二學期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績優課程」獎勵。

陳鴻逸
屏東人,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博士。研究興趣:現代散文、現代詩、臺灣文學。曾獲中興湖文學獎、白沙文學獎等。著有《一九七○年代以降臺灣散文的性別、族群、階級議題之研究》、《記憶與詩語:歷史敘事與文化實踐的探索──以李敏勇、陳鴻森的詩作為例》,另有文章、評論散見期刊、詩刊與網路。

劉國平
馬祖人,臺北工專土木科畢,電信特考及格。嘗任職中華電信工程部門,並半工半讀完成中興大學歷史系、逢甲大學中研所學業。2000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研究專長為史傳文學、儒道思想、史記漢書專題、中國建築史、華人社會與文化、醫古文。曾任臺北工專兼任講師、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大葉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現為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蔡琳琳
臺灣彰化縣人,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研究專長為目錄學、《文心雕龍》。曾獲斐陶斐榮譽會員。著有《章學誠〈校讎通義〉之經典校讎學》(博士論文)、《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研究》(碩士論文),發表期刊及研討會學術論文等數篇。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尤里加加林

尤里加加林
H:History頻道天才8稱尤里加加林為世界第一位太空人。
尤里·亞歷克賽耶維奇·加加林頁面問題

尤里·加加林
Юрий Гагарин
Yuri Gagarin前蘇聯空軍飛行員/太空人國籍 蘇聯出生1934年3月9日
 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克盧希諾逝世1968年3月27日(34歲)
 蘇聯格扎茨克

過往職業

戰鬥機駕駛軍階上校

在太空的時間

1小時48分鐘甄選空軍第一組任務東方一號

攝於哈爾科夫市的加加林塗鴉

豎立於倫敦的加加林像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尤里·亞歷克賽耶維奇·加加林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尤里·加加林

尤里·亞歷克賽耶維奇·加加林(俄語: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蘇聯太空人,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是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早年編輯

1934年3月9日,加加林生於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區的克盧希諾鎮,一個集體農莊莊員家庭,俄羅斯人。他童年是在斯摩棱斯克區的克魯什納村渡過的,後來他們舉家遷到了格查茨克小城。加加林的父母,乃至祖父母都是農民。在二次大戰期間加加林曾經歷納粹統治,生活困苦。[1]

1949年當加加林15歲的時候,他停止了中學的學業,並進入工廠工作,以便儘早地從經濟上幫助他的父母。翻砂車間的工作是繁重的。它不僅需要知識和經驗,而且需要體力,不過加加林依然每天堅持去工人夜校學習。

1951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柳別爾齊職業中學,成為受訓冶金工人,並繼續在薩拉托夫工業技術學校學習。加加林的飛行員生涯就是從薩拉托夫開始的,他加入了薩拉托夫航空俱樂部,業餘時間學習飛行。

飛行員生涯編輯

1955年加加林以優異成績從工業技術學校畢業,之後被征入航空學校[2],開始在奧倫堡航空軍事學校學習飛行,1957年被推薦至奧尼堡第一契卡洛夫空軍飛行員學校,正式參加蘇聯軍隊,曾獨自駕駛米格-15戰機[3][4] [2]。還成為北海艦隊航空軍團的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同年與奧倫堡醫學院畢業生瓦倫蒂娜·伊萬諾夫娜·戈爾巴喬娃結婚,結婚日期就在加加林畢業的同一天。

航太生涯編輯

1959年10月,前蘇聯首位太空人的選拔工作在全國展開。加加林從3400多名35歲以下的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20名入選者中的一員,並於1960年3月被送往莫斯科,開始在前蘇聯太空人訓練中心接受培訓。在訓練中,加加林成為前蘇聯第一名太空人。1960年,加加林加入蘇聯共產黨。 [5]

1960年,在經歷多次人員篩選後,加加林與其他19名航太員被選中參與蘇聯太空計劃,後來又選進「索契六號」訓練組,再後來又成為第一個選入「東方計劃」精英訓練組的航太員。加加林與其他准航太員進行了身心承受能力的訓練及測試,又經歷過飛行訓練。鑑於兩人在訓練期間的表現和生理特徵,加加林和蓋爾曼季托夫最終從訓練組中脫穎而出。由於東方號駕駛艙很窄,所選的兩名航太員身高都很矮,其中加加林僅為1.57米高。加加林是敏銳的冰球運動員,也是籃球迷,曾執教薩拉托夫工業技術學院隊並擔任裁判。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起飛,在遠地點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他駕駛的東方一號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太空的太空載具,就在他的108分鐘的飛行過程中,加加林由上尉榮升為少校。

加加林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宇宙飛行後,莫斯科以極其隆重的儀式歡迎凱旋的航太英雄。在這次歷史性的飛行之後,加加林榮獲列寧勳章並被授予「蘇聯英雄」和「蘇聯太空人」稱號,並曾多次出國,訪問過27個國家,22個城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1962年,加加林當選為第六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64年11月任蘇聯—古巴友好協會理事會主席。而一時的名聲鵲起,讓加加林嘗到苦頭。有熟人說加加林是個「酒鬼」,出訪期間很是喜歡在社交場合喝酒。更出乎意料的是,1961年9月加加林在黑海度假村時,曾和一位救過他的護士安娜開房,還被老婆捉姦。加加林慌忙中帶著安娜從窗戶跳到二樓陽台,臉部撞上路緣石,左眉留下了永遠的疤痕。

隨後加加林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副主席,併入選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隨後回到衛星城進入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學院學習並答辯了畢業設計,學院推薦他到高等軍事學院研究生院當函授生。加加林也積極參加訓練其他太空人的工作,1961年5月成為太空人隊長。1962年6月12日升任中校。1963年11月6日升任上校。1963年12月升為太空人訓練中心副主任。 在訓練其他太空人的同時,他自己並沒有放棄訓練,理想是能夠再次進入太空。1967年4月,他完成了聯盟號宇宙飛船首次飛行的培訓準備工作,成為太空人科馬洛夫的替補。他在進行航太訓練之餘,並未放棄駕駛戰鬥機,還專門進入茹科夫斯基航空軍事學院繼續學習飛行,並於1968年2月畢業。

逝世編輯

1968年3月27日,他和飛行教練員弗拉基米爾·謝廖金在查卡洛夫斯基機場駕駛米格-15戰機例行飛行訓練,他們駕駛的雙座噴射機因事故墜毀在基爾扎奇鎮。災難發生的這一天,加加林按計劃要駕駛米格-15殲擊教練機飛行兩次,每次半小時。10點19分,飛機升空。10點30分,加加林把空域作業的情況報告飛行指揮,請求准許取航向320返航。此後,無線電通信突然中斷,1分鐘後,飛機一頭撞到地上。

事故發生後,政府成立了事故調查委員會。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後認為:「1968年3月27日飛機飛行準備工作完全是按照現有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的。」調查委員會查明了飛機與地面相撞時的狀態。當時,飛機在兩層雲帶空域裡飛行,看不見地平線。返航時,本應從70°航向向320°航向下降轉彎,後來一定發生了某種突發事件,使飛機處於臨界狀態。飛機飛出低層雲,航跡傾斜角達到70°到90°,飛機幾乎是垂直俯衝下來,加加林和另外一位飛行員密切配合,想盡最大努力使飛機退出俯衝狀態,但當時飛行高度只有250-300米,時間也只剩2秒鐘了,他們沒有成功,加加林就這樣喪生,年僅34歲。當時甚至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是真的犧牲了。由此可見,飛機墜毀的原因尚未查明,往後幾十年,有人提出陰謀論的猜想。2003年3月揭秘的蘇聯文件顯示,克格勃在事故調查委員會和軍事調查之外私自進行事故調查,其調查報告否定陰謀論存在,指出是空軍基地人員的違規操作導致災難發生。報告指出,空管員向加加林提供過時的天氣信息,在飛行時天氣條件顯著惡化。地勤人員也將附著在飛機上的外部燃料箱拿走,導致飛機動力不足。飛行過程中,飛機由於另一輛飛機導致意外操作或撞到鳥落入氣旋中,過期的天氣信息使得乘員對高度的認知出現偏差而不能作出及時的反應,導致戰機自旋。2005年,另一種推測依照最初的事故調查被提出,以前或當時的乘員不小心在機艙開了個洞,導致乘員缺氧而令飛機失控。《航空航太》雜誌指出乘員曾向低空急速俯衝檢測出破洞,但這個俯衝導致乘員失去意識而使到飛機墜毀。

2007年4月12日,克里姆林宮否決一項加加林死因的調查,政府官員表示沒有足夠理由開展新的調查。2011年4月,一份1968年由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立的事故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解密,報告指出加加林或是謝廖金為躲避氣象氣球進行機動,導致戰機進入「超臨界飛行狀態,而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失速」,又或是避免進入「第一層雲層覆蓋的高度上限」。

曾是1968年國家事故調查委員會委員的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他2004年著作《月球兩邊》,講述他在事故當天駕駛直升機飛過同一地區時,聽到遠處傳出兩聲轟鳴,為支持其他理論,他得出是「蘇霍伊噴射機低於最低飛行高度」導致的結論,在「沒有意識到天氣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他「突破音障在10-20米處見到加加林和謝廖金的飛機在墜毀」。他堅信兩聲轟鳴中的第一聲是戰機突破音障產生的,第二聲則是飛機墜毀發出。2013年6月接受俄羅斯RT電視台採訪時,列昂諾夫解釋被解密的報告中披露曾在第二架「山寨版」蘇-15戰機掠過此地,這件飛機當時高度已降至450米(1480英尺),後燃器還在運行,飛機在距雲端10-15米時脫離其所屬梯隊,將其推向較深的氣旋深淵中,速度達每小時750公里。

紀念編輯

加加林死後,其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牆壁龕里,他的故鄉格扎茨克被命名為「加加林城」,他訓練所在的太空人訓練中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的壯舉,俄羅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為航太節,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緬懷這位英雄人物。國際航空聯合會設立了加加林金獎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加加林成為宇宙時代的象徵。小行星1772以他的名字命名。

加加林在美國太空計劃中得到尊敬。在執行「阿波羅11號」任務期間,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將一枚加加林紀念幣和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紀念挎包留在了月球表面。1971年8月2日「阿波羅15號」任務期間,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和詹姆斯·歐文將一塊紀念所有在太空競賽中死亡的美國和蘇聯航太員的石碑《倒下的太空人》留在月面,14人中就有加加林的名字。

2001年發行的紀念加加林航空40周年10盧布紀念幣。

為紀念加加林航空20周年和30周年,蘇聯政府於1981年和1991年分別發行兩枚紀念幣。2001年,為紀念加加林航太40周年,四枚印有加加林肖像的紀念幣在俄羅斯發行,幣值2盧布、3盧布、10盧布、100盧布。2011年,俄羅斯政府還發行3盧布和1000盧布加加林航太50周年紀念幣。

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將每年的4月12日定為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以紀念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首次飛入太空。[6]

大陸冰球聯盟將其季後賽獎盃定為加加林杯以示致敬。

影響編輯

除了個子矮,加加林另外一個顯著特徵是他的微笑,有人曾分析他在東方1號任務成功出訪時,對人們微笑產生很大號召力的緣由。一次在英國曼徹斯特訪問時趕上瓢潑大雨,加加林為了讓歡送的人群趕上對他的最後一瞥,堅持不使用雨傘站在他的敞篷車內[7],他後來表示:「那些人為了歡送我都被雨淋濕身,我難道不該這樣做嗎?」

蘇聯早期太空計劃策劃者之一的謝爾蓋·科羅廖夫這樣評價加加林:「他的微笑驅散了『冷戰』。」[8]

參見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楊青矗1940

楊青矗1940Y
H:每週日民視播出外鄉女,講述70年代為負擔家計撐起一片天的女工故事,劇本改編自楊青矗作品。<2017052901自由時報D2>
維基百科介紹:
楊青矗(1940年8月20日-),臺灣鄉土文學作家,中華民國前國策顧問,本名楊和雄,臺南市七股區港東里人。高雄中學附設補校畢業,1985年應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曾任美麗島雜誌高雄分社主任,台灣筆會會長及敦理出版社發行人、社長[1]。他的工人小說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成為討論對象。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1983年出獄。代表作為《在室男》、《工廠女兒圈》、《心癌》、《連雲夢》、《工廠人》、《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在室女》、《給台灣的情書》、《生命的旋律》、《筆聲的迴響》、《女企業家》等,此外還編有《台華雙語辭典》、《台語注音讀本》、《台語語彙辭典》、《台灣俗語辭典》、《台詩三百首》等書,他的文學具有國際知名度[2]。

同時代的工人文學作家編輯

1980年以後,台灣出現幾位以工人生活為題材的作家,楊青矗即是其中之一,其作品有《工廠女兒圈》、《心癌》、《連雲夢》、《工廠人》等。與楊青矗同個時代,還有下面這幾位台灣作家:

陌上塵:在這方面,著有小說集《思想起》、《夢魘九十九》等;還有《造船廠手記》等散文作品。
李昌憲:曾出版《加工區詩抄》詩集,反映加工區工人的心聲。
除了上述二位,還有王默人、曾心怡等人,致力這方面的創作[3]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Y楊景棠

Y楊景棠
中國時報20170314日A14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14000414-260114
楊景棠
http://www.redpage.tw/company/index/%E9%87%91%E5%B1%AC%E5%B7%A5%E6%A5%AD%7C%E4%BA%94%E9%87%91%E8%A3%BD%E5%93%81%7C%E4%BA%94%E9%87%91%E8%A3%BD%E5%93%81%20%E5%8A%A0%E5%B7%A5%7C%E5%BD%B0%E5%8C%96%E7%B8%A3/831002
楊景棠是市長柯文哲選舉期間重要戰將,他原在北市觀傳局擔任機要祕書,負責世大運熊讚行銷,由於他有大學棒球校隊經驗,又與柯關係親近,去年2016中順利接下世大運發言人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Y楊惠姗

Y楊惠姗
H:印象比較深的是玉卿嫂,演社會黑幫電影,曾轟動電影界,演員有其壽命,急流永退才是常勝軍!
楊惠姍(1952年7月16日-),臺灣知名女演員,現為琉璃藝術家、「琉璃工房」的創始者之一及藝術總監。生於台灣台北。

生平 編輯

1975年就讀靜宜女子文理學院(現靜宜大學)外文系夜間部時便參加台灣電視公司連續劇《朵朵浪花》、《金玉盟》……等電視劇演出。輟學後,隨即進入中國電視公司任演員,並開始參與電影演出。1979年主演黑幫電影《錯誤的第一步》而聲名大噪。因外形姣好,在當時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美譽。

1984年,以《小逃犯》獲得第2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以《玉卿嫂》獲得第29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隔年,再以《我這樣過了一生》蟬聯第2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7年的電影《我的愛》為其最後一部作品。之後因介入導演張毅的婚姻,受到輿論壓力不得不放棄電影事業。與張毅、王俠軍三人共同創辦了「琉璃工房」,苦心研究幾乎已經失傳的脫臘鑄造法。在王俠軍離開後,成為琉璃工房的招牌藝術家。1995年因推廣琉璃藝術的努力和成就而獲頒「傑出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俞明禮

俞明禮
https://www.mustard.org.tw/mobile.php?bid=1830&op=new&id=645
【講師簡介】

  俞明禮講師/牧師,出生於臺灣,12歲時隨全家移民至美國。年輕時,自行創業,事業有成,直到2003年10月決定放下生意,全時間投入基督信仰服務工作中。俞牧師畢業於Talbot神學院,專長於青少年、成人與機構的領導力發展,營利與非營利的組織管理、分析諮詢,與個人、家庭的靈性顧問;現任為Community Chrsitian Center Los Angeles-Cerritos執行董事,Cerritos-Artsia創辦人兼執行董事,INHERITANCE雜誌牧師顧問團的成員,長期受邀至中國各企業開課教導「僕人領導」相關主題。

Facebook Blog Youtube Home
基督教芥菜種會
活出謙卑 帶出領導的生命力 僕人領營開始報名
2014/07/15 | editor

耶穌:「我來是為服侍人,而不是受人服侍」祂以「僕人式領導」帶領門徒,感染他們的生命,現今「僕人領導」受到各界提倡與重視;在平常生活中,許多人是無時刻扮演「領導」角色,父母、教會牧者、長執、公司主管…擔任領導者過程中,你是否常感到無力與疲憊?今年芥菜種會習藝所特邀請從美國返國俞明禮牧師,帶領大家看見耶穌「僕人領袖」的典範,開始對「領導」有新的思考;也透過活動,在烘培體驗與單車漫遊中,看見「領導、服務」更深的意義。

邀請各位朋友報名參加8月8日至8月10「僕人領導營」,領您活出謙卑的生命素質, 花蓮的高山、大海使您體會自己的微小也讓您身心休憩得力~

【課程大綱】
2000多年前耶穌是最早「僕人領導」的實踐者,近年來「僕人領導」倍受提倡,所產生的影響力相當廣大,且並非只有在企業界。營會中俞明禮講師將的帶領大家看見耶穌「僕人領袖」的典範,開始對「領導」有新的思考;另外透過活動,烘培體驗與單車漫遊中,看見「領導、服務」另外的意義。

【講師簡介】

  俞明禮講師/牧師,出生於臺灣,12歲時隨全家移民至美國。年輕時,自行創業,事業有成,直到2003年10月決定放下生意,全時間投入基督信仰服務工作中。俞牧師畢業於Talbot神學院,專長於青少年、成人與機構的領導力發展,營利與非營利的組織管理、分析諮詢,與個人、家庭的靈性顧問;現任為Community Chrsitian Center Los Angeles-Cerritos執行董事,Cerritos-Artsia創辦人兼執行董事,INHERITANCE雜誌牧師顧問團的成員,長期受邀至中國各企業開課教導「僕人領導」相關主題。

【活動流程】

日期

時間
內容
8/8
(五)
13:00-15:00
報到,入住
15:00-16:00
歡迎式
16:00-18:00
走進「芥菜種會」的軌跡
18:00-19:00
晚餐時間
19:00-21:00
影片賞析
8/9
(六)
7:00-8:00
早餐
8:00-12:00
專講:僕人領導 (一)
12:00-13:00
午餐時間
13:00-18:00
服事活動
分組:烘焙/單車
18:00-19:00
晚餐
19:00-21:00
專講:僕人領導 (二)
8/10
(日)
7:00-7:30
早餐
7:30-8:30
僕人領導 (三)
8:30-10:30
服事活動─
少年之家或習藝所
10:30-11:00
CHK-OUT賦歸

§日期:2014年 8月8日 (下午1:00開始報到)至 8月10日(上午11:00結束),三天二夜

§地點:芥菜種會習藝所(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北埔路13號)

§活動內容:僕人領導專題分享、影片欣賞、實踐活動、烘培體驗、單車漫旅

§對象:歡迎對於「僕人領導」有興趣,或在忙碌工作中想停下腳歩休息的朋友報名參加,限額30位

§費用:每位報名3500 元,二人以上同時報名,可享每位3200元優惠價。(含食宿、活動費用、保險,交通自理)

§報名截止日:2014/7/31

§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以傳真或MAIL方式完成報名手續,三天內完成報名費繳交,並請來電確認。

§繳費帳戶9721-01-04130-6-00 彰化銀行晴光分行,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

傳真號碼:02-2597-5028 ,Mail:service@mustard.org.tw
洽詢電話:02-2597-4868分機140 顏小姐

§主辦單位:芥菜種會習藝所

§注意事項:繳交報名費後,於活動前1-7日來電告知無法前來,扣除相關費用後將會退還報名費三分之二若活動當日無法前來,將不退還報名費。

回列表頁
前往 電腦版 | 英文版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