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蒲松齡

蒲松齡
H:20190205W2上映電影神探蒲松齡,故介紹主角人物,也是聊齋誌異作者。
維基百科介紹:
蒲松齡(1640年-1715年[2],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是中國清代志怪小說作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2][註 1],山東淄川縣[2](今淄博市淄川區)人(族裔有爭議),世稱「聊齋先生」[註 2][2]。蒲松齡平時喜好收集怪異的民間故事[6],死後以短篇故事集《聊齋志異》聞名於世[7][6],塑造了諸如聶小倩、青鳳、嬰寧和蓮香等不少有代表性的狐仙[7]和女鬼[7]藝術形象。蒲松齡熱衷於求取功名,但科舉成績並不如意[6],創作《聊齋志異》除了滿足獵奇趣味,也成為他寄託個人思想的方式[7]。

  關於同名電視劇,請見「蒲松齡 (電視劇)」。

Quick facts: 國家, 字 …

蒲松齡作家貢生國家明、清字留仙號柳泉居士封地_族裔有爭議籍貫中國山東淄川別名異史氏[1]出生1640年6月5日逝世1715年2月25日(74歲)親屬父親蒲槃嫡母孫氏母親董氏繼母李氏妻孺人劉氏妻之父劉國鼎兄弟蒲兆箕、蒲柏齡、蒲鶴齡經歷

清順治十四年為秀才

康熙二十三年為廩膳生

康熙五十年補貢生

著作《聊齋誌異》

Close

生平

蒲松齡生活在明末清初,出身小商人家庭。蒲氏為淄川世家,熱衷功名。父親蒲槃時家道已漸中落[2],曾娶妻孫氏、董氏、李氏,松齡為董氏子。年少時,張獻忠、李自成起事、明朝滅亡、清軍入關,正處改朝易鼎之際,社會動盪。蒲松齡19歲時[2]參加縣府的考試,縣、府、道試均奪得第一名[2],取中秀才,受到山東學政施閏章獎譽,「名藉藉諸生間」[8]。康熙元年( 1662年),長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之後科舉場中極不得志,雖滿腹實學,鄉試屢不中,至46歲時方被補為廩膳生,71歲時,被補為貢生[9]。平日除微薄田產外,以教書、幕僚維生[2]。
康熙九年(1671年)八月,蒲松齡在江蘇省寶應縣為同鄉進士孫蕙做幕僚,後隨往高郵,一年後回家鄉,居家曾隨縉紳高珩、唐夢賚遊嶗山。十二年在豐泉鄉王觀正家坐館。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鄉紳畢際家中做塾師,受到禮遇,「居齋信有家庭樂」[10],三十二年畢際有病逝,蒲松齡作《哭畢刺史》八首。康熙三十三年,受山東按察使喻成龍相邀,做臬台署中的座上客。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蒲松齡辭別畢家石隱園綽然堂,其間教學近40年,直到71歲以老歸家。康熙五十四年病逝,一生頗不得意。
蒲松齡與妻子劉孺人合葬於靠近蒲家莊村東面的蒲氏墓園[5]。蒲松齡的座右銘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來源請求]

文學創作

主條目:聊齋志異

從20歲起,蒲松齡開始收集素材。在揚州的游幕經歷,也為蒲松齡的創作積累了諸多素材[11]。鄒濤的《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作此書時,常設茶煙於道旁,「見行者過,必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偶聞一事,歸而粉飾之」。有說只要說出一些神鬼傳說供蒲松齡者就可領取一碗小米綠豆粥,魯迅以為未必可信[來源請求]。蒲松齡40歲時完成志怪小說《聊齋志異》,該書共有十二卷,四百九十餘篇。每成篇章,便請同鄉好友王士禎指正。蒲松齡在世時,因家貧並未刊刻[6],僅在同儕間傳鈔,並幾度改易原稿,直至死前仍有增添。
王士禎十分推重蒲松齡,以為奇才,對《聊齋誌異》甚為喜愛,為之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王曾欲以五百兩黃金購《聊齋誌異》手稿而不可得。蒲松齡還為此立下家規:「余生平惡筆,一切遺稿,不許閱諸他人」,手稿由長子世代傳存,八世孫蒲英灝遺失下半部[12],今存上半部,收藏於遼寧圖書館,是中國古典小說唯一存世的手稿[來源請求]。除此之外,蒲松齡還創作了詩、詞、散文、俚曲等,還有一篇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醒世姻緣傳》作者西周生,一般以為即《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但不少學者對此說持異議[來源請求])。後來有專門研究蒲松齡及其作品的學問,名為「蒲學」。
《聊齋志異》直到蒲松齡死後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才得以首次刊行[6]。其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6],還在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6]。《剪燈新話》[13]、《剪燈餘話(日語:剪灯余話)》、《虞初新志》[1]和《聊齋志異》[1][13]等書傳入日本後,在日本漢學家圈子中獲得好評[13],刺激了江戶時代怪談文學的發展[1][13]。從1903年起,日本外交人員和文人矢野龍溪陸續翻譯《聊齋志異》故事達54則[1]。1919年,柴田天馬將整本《聊齋志異》全部翻譯為日文,成為經典版本。1880年,英國漢學家翟理斯將其翻譯成英文[14]。目前流行的英文版為英國漢學家閔福德出版於2006年的精選譯本[15]。《聊齋》已被改編成各種戲劇、電影和電視劇超過150次[6]。此外,蒲松齡的《狼三則》和《山市》曾入選中國大陸的初級中學課本[6]。

家世

蒲松齡的遠祖蒲臻,高祖蒲世廣,在地方上都有點名氣。曾祖蒲繼芳,同他父親一樣,是秀才。叔祖蒲生汶中了進士,選河北玉田知縣,是個有名的孝子,聽說老母患病,哭得湯水不進,嘔血數斗,死在衙門。他是蒲松齡屢次提到的玉田公,也是蒲家幾代中最高功名的人物了。蒲松齡的祖父蒲生汭沒有功名,父親蒲槃,字敏吾,原先也儘力讀書,知識淵博,但考到二十幾歲,不能進學,家境又困難,便棄儒經商,做起買賣來。二十年間,有了相當的積累,成為當地的富裕人家。明末天下大亂,他便停業在家讀書教育。蒲槃長子兆箕早喪,四十多歲沒有兒子,性情喜歡周貧濟困,到蒲松齡出生時,家道已經衰微了。 蒲松齡是蒲槃的第3個兒子,正妻董氏所生。上面還有長兄兆箕,次兄柏齡;下面還有個弟弟鶴齡,總共兄弟4人。[16]

族屬問題

關於蒲松齡先世的族屬有4種說法:即回族說、蒙古族說、漢族說、女真族說。其中回族、蒙古族二說在學術界仍有爭議。
根據蒲松齡《述劉氏行實》上的記載來看(劉氏乃蒲松齡之妻),蒲松齡全家信佛重僧且豢養家豬,不符合山東地區回族人及其後裔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另外蒲松齡的先祖在元代擔任過般陽路總管,當時朝廷對路總管人選的任用有明確的規定──《元史·世祖紀三》載:「世祖二年,春二月甲子,以蒙古人充各路達魯花赤,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永爲定製。」由漢人擔當各路總管是元朝定製。
蒲松齡在自撰《族譜序》也提到「吾族爲般陽土著,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內有諭葬二:一諱魯渾,一諱居仁,並爲元總管,蓋元代受職不引桑梓嫌也」,所謂「元代受職不引桑梓嫌」是忽必烈「罷世侯、置牧守」以前的大蒙古國時期。因爲在此時期,蒙廷對漢地進行間接統治,委付漢人世侯直接統治,漢人總管的任用才可能「不避桑梓嫌」,才可父子相繼或祖孫相傳。由此補證了蒲松齡先祖爲元代漢人的說法。

人物評價

郭沫若曾在其故居題字「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2][4]。
中國山東大學學者馬瑞芳稱他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17]。
中國作家莫言自幼受到蒲松齡的作品影響[4]。他在發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感言前,曾向媒體表示:「我從小就聽著很多跟蒲松齡(寫的)非常類似的民間故事長大。長大後又認真讀了他的書,從他的作品裡感受到很多的教義。儘管不是一個朝代的人,但我認為,他就是我的導師。」[18]

紀念


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建成了園林式景區「聊齋城」,占地1000[5],成為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6]。聊齋城內設有藝術陳列館、狐仙園、石隱園、聊齋宮、滿井寺、觀狐園等多個子景點[6]。聊齋城景區內還有蒲松齡紀念館,館門上掛有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字樣的金字牌匾[6][5]。聊齋城現為中國國家「3A」級景區[5],蒲松齡紀念館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著作列表



醒世姻緣傳


《晴雲山房詩文集》


《紅椒山房筆記》


《雜說》


《片雲詩話》


《省身錄》[6]


《懷刑錄》


《日用俗字》[6]


《歷字文》


《聊齋詞》


《聊齋白話韻文》


《山市》[6]


《聊齋俚曲》[5](按蒲松齡墓碑原載為14種,其中《富貴神仙》後變《磨難曲》作為一種計算,實際上應作兩種,共15種。當年路大荒在整理《聊齋俚曲集》時未收入《琴瑟樂》一種。聊齋俚曲所用的曲牌有耍孩兒、銀紐絲、疊斷橋、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錢、倒板漿、房四娘、皂羅袍、黃鶯兒等45個。)


《農桑經》[6]


《藥崇書》[6]


《傷寒藥性賦》[6]


《草木傳》[6]


流行文化


除《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被多次改編外,當代也出現了一些以蒲松齡為主要角色的流行文化作品,如:


1997年孫玉明所著小說《仙狐居士蒲松齡》[19]


2009年香港電視劇《蒲松齡》,由馬浚偉飾演蒲松齡


2016年滕達所著小說《神探蒲松齡——紅玉》[20]

2019年(根據騰達小說改編的)成龍電影《神探蒲松齡之蘭若仙蹤》[21][22][23]


注釋與參考資料


注釋


^ 「柳泉」得名於他家附近的一口挨著柳樹的泉[3][4]。他在泉邊招待路人,收集故事素材[3][4][5]。泉邊立有由作家沈雁冰題字的碑一座[5]


^ 「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2]


引用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參考文獻


路大荒. 蒲松齡年譜. 齊魯書社. 1980年8月 (中文(中國大陸)‎).


司馬中原. 蒲松齡及他的聊齋. 楷達文化.


蒲澤從兩條史料看蒲松齡的民族屬性. 浦松齡研究 (中文(中國大陸)‎).


擴展閱讀


維基文庫中該作者的作品:
蒲松齡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蒲松齡

八木章好. 《蒲氏族譜》解題. 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八木章好. 漫談聊齋詩. 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戶倉英美. 蒲松齡的詞. 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天野元之助. 清蒲松齡《農桑經》考. 中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Pu Song-ling (1640-1715), Liao-zhai's Record of Wonders".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PDF). New York: W. W. Norton(英語:W. W. Norton). 1997: 1103–1126[2014-05-24]. (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4-05-24) (英語).


外部連結


蒲松齡紀念館. 山東淄博蒲松齡紀念館. [2018年1月12日] (中文(中國大陸)‎).


蒲松齡 at Goodreads


蒲松齡豆瓣讀書上的頁面(簡體中文)


蒲松齡豆瓣電影上的頁面(簡體中文)


蒲松齡 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