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維基百科介紹:
屈原(約340年-約前278年6月6日),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國人(今湖北秭歸)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其自作詞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1],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於屈地,因以屈為氏,名平。屈,昭,景為楚國大姓[2],官拜左徒,左徒多以貴族近臣任之,左徒任務有四 「議國事」、「出號令」、「接遇賓客」、「應對諸侯」。[3] 民間廣泛流傳楚南公的讖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4]一說三姓是屈昭景三姓,一說是楚還有三口人也要反秦。

Quick facts: 國家, 著作 …
屈原
清宮殿藏畫本
姓羋姓氏屈氏名平字原別字靈均時代戰國時代國家楚國官位左徒、三閭大夫出生日期前340年左右出生地點湖北秭歸逝世日期前278年6月6日左右逝世地點汨羅江父伯庸著作《離騷》《天問》《九歌》《九章》《大招》《遠遊》《卜居》《漁夫》
Close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稱,任三閭大夫,常於楚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上官大夫與屈原共定憲法,嫉妒屈原進讒言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楚懷王)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5]主張楚國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
楚懷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許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以換取楚齊斷交宣戰。屈原與陳軫力勸無果。前312年,楚懷王發現被騙,出兵秦國藍田一戰大敗,楚軍亡八萬人,遂於齊國複合。前311年,張儀再使楚國,賄賂靳尚和鄭袖。屈原再堅決反對,被流放與漢北地區,楚齊再斷交宣戰。秦國攻取召陵,楚三戰皆敗。楚懷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與韓趙衛共攻楚[重丘而去;楚懷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復攻楚,斬楚軍2萬;楚懷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復伐楚,取八城。楚懷王十分害怕並希望和平,秦昭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楚懷王倆兒子楚頃襄王和子蘭鼓動懷王赴秦之約。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楚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結果被秦國扣留於武關,楚人立(鄭袖之子)太子橫為楚頃襄王。[6]楚頃襄王元年(前299年)秦大破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7]
楚頃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頃襄王謀劃再與秦國講和。屈原斥責楚頃襄王和子蘭,楚頃襄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被驅除出郢都,被流放於更偏遠的江南地區。歷時十八年。然而,正是因為流放,使得屈原廣泛地接觸了底層的人民群眾,也接觸了豐富生動的楚國民間文化,留下來留下千古不朽絕唱《離騷》。[9]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破了楚國都郢都,楚頃襄王被迫遷都。屈原雖日夜思念郢都,卻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國而十分痛苦和悲傷[10]從行至長江邊,作《懷沙》一賦。懷抱一石,投入汨羅江而死。[11]
早在春秋時期,粽子便已成為端午的應節食物,[12]後人感念這些英雄,賦予了這些古老的習俗-----吃粽子,划龍舟,喝雄黃酒以紀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