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葛蘭姆(英語:Katharine Meyer Graham;1917年6月1日-2001年7月17日)曾任《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版記者、《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被譽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美國最重要的報人之一。她以「活在當下,瞻望未來」的人生態度而知名,她以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而榮獲1998年普立茲獎自傳獎。[1]
Quick facts: 凱瑟琳·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 出生 …
凱瑟琳·葛蘭姆
Katharine Graham出生Katharine Meyer Graham
1917年6月16日
美國紐約市逝世2001年7月17日(84歲)
美國愛達荷州波夕母校芝加哥大學
瓦薩學院職業報業發行人知名作品《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配偶菲利普·葛蘭姆(英語:Phil Graham)(1940年至1963年)兒女Lally Weymouth
Donald E. Graham
William Welsh Graham
Stephen Meyer Graham
Close
父親尤金·邁耶在1933年買下《華盛頓郵報》,她與丈夫於1948年繼承家族龐大報業,買下廣播電台、《新聞週刊》、電視台,迅速擴展為跨媒體領域集團。她的丈夫菲利普·葛蘭姆(英語:Phil Graham)(亦稱菲爾)曾經外遇導致婚姻出現重大危機,並因證實罹患躁鬱症舉槍自盡,帶給凱瑟琳很大的打擊。丈夫去世後,年輕的她接管事業,擔任《華盛頓郵報》總裁、發行人。[1]
凱瑟琳雖然與政治人物互動良好,但堅持報格及新聞自由。她帶領《華盛頓郵報》度過1970至1980年代的越戰、女權運動、罷工潮及「國防部文件案」,而且無畏尼克森政府的威脅,揭發水門事件的真相,震驚美國社會,美國總統尼克森因此下台,華盛頓郵報也因此成為國際社會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影響政策及輿論深遠。[2]
凱瑟琳·葛蘭姆親身參與許多國際大事,例如親身參與台灣民主化關鍵歷程,她於1987年7月來台灣,親自專訪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蔣經國透過這次專訪,直接向國際社會宣布台灣政府決定解嚴(解除戒嚴)、解除黨禁、報禁的消息,藉此順利化解中國國民黨內反對解嚴的部分雜音及改革阻力,時任蔣經國英文秘書馬英九全程見證這場專訪過程。[3]
她的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記錄了家族120年的歷史,以及《華盛頓郵報》的經營歷程,被認為是美國政治發展的重要參考記錄材料之一。[1]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