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孟令函

孟令函
博客來介紹:
孟令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譯作散見於科技、文化、財經領域。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H:另電視稱沃妮亞琪。
維基百科介紹: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丹麥語:Caroline Wozniacki,1990年7月11日-),丹麥職業網球選手,她曾經登上單打世界排名第一長達67週,並在2010年、2011年成為年終冠軍,使她成為北歐第一位單打排名第一的女子選手,至今贏得1座大滿貫金盃,未婚夫是大衛·李。

Quick facts: 外號, 代表國家 …

卡洛琳·瓦芝妮雅琪
Caroline Wozniacki外號丹麥甜心代表國家 丹麥居住地 摩納哥蒙地卡羅出生1990年7月11日(27歲)
 丹麥歐登塞身高1.77米(5英尺9 1⁄2英寸)轉職業年2005年7月18日持拍右手握拍
(雙手反拍)職業獎金$26,856,094官方網站www.carolinewozniacki.dk職業戰績436/169冠軍頭銜22 WTA、4 ITF最高排名1 (2010年10月11日)現今排名1 (2018年1月29日)澳網冠軍(2018)法網八強(2010, 2017)溫網第四輪(2009, 2010, 2011, 2014, 2015, 2017)美網亞軍(2009, 2014)WTA總決賽冠軍(2017)奧運會八強(2012)職業戰績36/54冠軍頭銜2 WTA最高排名52(2009年9月14日)現今排名-澳網第二輪(2008)法網第二輪(2010)溫網第二輪(2009、2010)美網第三輪(2009)最近更新日期: 2018年1月27日.

Close

2009年,年僅十九歲時闖進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但輸給金·克萊斯特爾斯。在現今所有現役網球女選手中,瓦芝妮雅琪是少數擁有至少20座WTA單打冠軍的選手;她單在2010年便拿下6座WTA單打冠軍,成名甚早,隔年(2011年)她同樣取得6座單打WTA冠軍。瓦芝妮雅琪在雙打也拿過2座WTA冠軍。

2018年澳洲網球公開賽,打敗時任世界第一的哈勒普,三度叩關大滿貫女單決賽,終於奪得生涯第一座大滿貫冠軍,並再次重回世界第一。

謝立功

謝立功
維基百科介紹:
謝立功(1961年5月10日-),臺灣政治人物,基隆人。曾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法務部調查局防制洗錢中心調查員、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副署長與署長。2014年基隆市長選舉,國民黨推派謝立功參選,但最終敗於林右昌[1][2]。2018年1月28日,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一度宣布謝立功勝出,但同日傳出全方位民調公司誤植百分比,重新統計後變更為宋瑋莉勝出。

Quick facts: 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 個人資料 …

謝立功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個人資料性別男出生1961年5月10日(56歲)
 臺灣臺北市松山區國籍 中華民國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法學碩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理學士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研究美國華盛頓移民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美國研究院國際研究所研習

經歷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103.05~103.07)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署長(97.12~103.05)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副署長(97.08~97.12)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教授兼主任移民研究中心主任國土安全研究中心教育訓練組長(88.08~97.08)行政院防治人口販運協調會報委員(96.03~97.08)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管理會委員(94.01~97.08)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93.07~95.06、97.06~102.06_臺灣透明組織常務理事(95.01~97.12)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調查員(86.04~88.08)全國十大傑出青年(89.09)基隆市傑出青年(89.07)

著作

《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金融機構面臨之洗錢挑戰與對策》《美國移民政策的發展》

Close

宋瑋莉

宋瑋莉
H:20180128W7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勝出。
宋瑋莉(1957年07月29日-)中國國民黨籍基隆市政治人物,擔任市議員十三年,2012年年初基隆市議會前副議長曾水源因病逝,2012年4月20日進行補選後當選第17屆副議長[1][2],2014年當選基隆市議會第18屆議長[3][4]。夫家公公林文龍[5]連任八屆議員,有市議會長青樹稱號;丈夫林家輝[6]曾任兩屆基隆市議員,繼承父志,接棒為地方服務,後由妻子宋瑋莉代夫出征,林家在基隆市議會十四屆從未間斷。

Quick facts: 前任, 前任 …

宋瑋莉基隆市議會第18屆議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14年12月25日前任黃景泰基隆市議會第17屆副議長任期
2012年4月20日-2014年12月24日前任曾水源繼任蔡旺璉個人資料性別女出生1957年7月29日(60歲)籍貫 中華民國基隆市國籍 中華民國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國立基隆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

經歷

基隆市議會第17屆副議長基隆市議會第15.16.17.18屆市議員臺北市韻律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第19全國黨代表基隆市總召中國國民黨第16.17.18.19全國黨代表基隆市暖暖戶政事務所公務員基隆市中山戶政事務所公務員基隆市地政事務所公務員

Close

鄭容和

鄭容和
H:20180128入伍與粉絲淚別。
維基百科介紹:
鄭容和(韓語:정용화,英語:Jung Yong Hwa,日語:ジョン・ヨンファ,1989年6月22日-),韓國男歌手、演員、主持人、音樂創作人。韓國四人男子樂團CNBLUE成員,擔任隊長、主唱及吉他手。鄭容和的名字涵義為「容貌平和」(용모 평화) 。

Quick facts: 男歌手, 原文名 …

鄭容和男歌手原文名정용화羅馬拼音Jung Yong Hwa國籍 韓國出生1989年6月22日(28歲)
 韓國首爾特別市江南區驛三洞(韓語:역삼동 (서울))
成長地: 韓國釜山廣域市金井區南山洞職業歌手、演員、主持人、音樂製作人語言韓語(標準語,釜山方言)、日語、英語、中文教育程度釜山南山高等學校
慶熙網路大學音樂類型Indie Rock、R&B、Hip Hop、Rock、K-pop演奏樂器吉他、鋼琴、爵士鼓、低音吉他、單簧管、直笛、合成器、節奏口技、長笛、韓國短蕭出道日期戲劇:
2009年10月7日
樂團:
2010年1月14日(韓國)
2011年10月19日(日本)
SOLO :
2015年1月20日代表作品歌曲:
《외톨이야孤獨的人》
《LOVE》
《직감直感》
《LOVE GIRL》
《아직 사랑한다依然愛你》
《I'm Sorry》
《Can't Stop》
《어느 멋진 날美好的一天》
《Cinderella》
《이렇게 예뻤나美好的妳》
《헷갈리게你我之間》
《여자여자해我的女神》
電視劇:
《原來是美男》
《你為我著迷》
《未來的選擇》
《三劍客》
《The Package》活躍年代2009年至今唱片公司CJ E&M(韓國)
日本華納音樂(日本)
台灣華納音樂(亞洲)經紀公司FNC Entertainment(韓國)
AI Entertainment Inc.(日本)相關團體CNBLUE韓語名稱諺文정용화漢字鄭容和文觀部式Jeong Yong Hwa馬-賴式Chŏng Yong Hwa

Close

凱瑟琳葛蘭姆

凱瑟琳·葛蘭姆(英語:Katharine Meyer Graham;1917年6月1日-2001年7月17日)曾任《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版記者、《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被譽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人、美國最重要的報人之一。她以「活在當下,瞻望未來」的人生態度而知名,她以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而榮獲1998年普立茲獎自傳獎。[1]

Quick facts: 凱瑟琳·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 出生 …

凱瑟琳·葛蘭姆
Katharine Graham出生Katharine Meyer Graham
1917年6月16日
美國紐約市逝世2001年7月17日(84歲)
美國愛達荷州波夕母校芝加哥大學
瓦薩學院職業報業發行人知名作品《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配偶菲利普·葛蘭姆(英語:Phil Graham)(1940年至1963年)兒女Lally Weymouth
Donald E. Graham
William Welsh Graham
Stephen Meyer Graham

Close

父親尤金·邁耶在1933年買下《華盛頓郵報》,她與丈夫於1948年繼承家族龐大報業,買下廣播電台、《新聞週刊》、電視台,迅速擴展為跨媒體領域集團。她的丈夫菲利普·葛蘭姆(英語:Phil Graham)(亦稱菲爾)曾經外遇導致婚姻出現重大危機,並因證實罹患躁鬱症舉槍自盡,帶給凱瑟琳很大的打擊。丈夫去世後,年輕的她接管事業,擔任《華盛頓郵報》總裁、發行人。[1]

凱瑟琳雖然與政治人物互動良好,但堅持報格及新聞自由。她帶領《華盛頓郵報》度過1970至1980年代的越戰、女權運動、罷工潮及「國防部文件案」,而且無畏尼克森政府的威脅,揭發水門事件的真相,震驚美國社會,美國總統尼克森因此下台,華盛頓郵報也因此成為國際社會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影響政策及輿論深遠。[2]

凱瑟琳·葛蘭姆親身參與許多國際大事,例如親身參與台灣民主化關鍵歷程,她於1987年7月來台灣,親自專訪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蔣經國透過這次專訪,直接向國際社會宣布台灣政府決定解嚴(解除戒嚴)、解除黨禁、報禁的消息,藉此順利化解中國國民黨內反對解嚴的部分雜音及改革阻力,時任蔣經國英文秘書馬英九全程見證這場專訪過程。[3]

她的個人自傳《個人歷史(英語:Personal History)》記錄了家族120年的歷史,以及《華盛頓郵報》的經營歷程,被認為是美國政治發展的重要參考記錄材料之一。[1]

參考資料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林正從

林正村—豪爽勤奮之人憶往(2007.01.12)H0152
林正村先生為臺北縣樹林市柑園人氏,2006.12.31病逝於臺北三峽,得年六十七歲。
林正村先生生於1940.09.30,是一個勤奮工作,樂於生活的人。
2007.01.12擇訂星期五12:30家祭後公祭。舉行告別式於三峽介壽路三段247號。三峽火葬場山下起點路邊。
告別式場,以佛教禮儀佈置,檢樸雅致。
其生前親戚,友人,家族及鄉里友朋,專程前往送他最後一程,其家人哀感謝!

林正村先生小傳
姓名:林正村。
小名:木那。
出生地:臺北縣樹林市柑園人氏。
卒年:2006.12.31病逝於臺北三峽,得年六十七歲。
生日:林正村先生生於1940.09.30。
生活哲學:勤奮工作,樂於生活。
經歷:早年曾投入商賈買賣,後購買貨車,載貨賺取傭金,累積財富。
嗜好:曾習得中草藥之術,略懂中醫。
生活情趣:品茶飲酒,談天說地。
人生觀:年輕耐苦耐勞,並廣結善緣,友朋遍及鄉里。
家屬:妻賢子孝,鄉里列為美談。
晚年:年老生活愜意,含飴弄孫。
病因:後因糖尿病肆虐,常年臥病。
皈依:2006.12.31安詳往生,皈依佛門。
告別式日期地點:2007.01.12擇訂舉行告別式於三峽介壽路三段247號。三峽火葬場山下起點路邊。告別式場,以佛教禮儀佈置,檢樸雅致。
告別式場門輓:上聯「佛力超薦林正村居士法會會場」面對右聯「聲聲阿彌陀佛」,左聯「處處觀世音菩薩」。
儀式:12:30分家祭,親戚家族一同祭拜。接著公祭,佛光教友,鄰里友人祭拜。
隨即牽引三峽火葬場火化,再奉祀由法師接引西方,得享極樂世界。
安樂:家人安居樂業,林正村先生可無憂無慮,實為人生嘉話。功德圓滿,在天可庇祐子孫,萬世福壽雙全,財金滿庫。
綜觀其一生:勤奮工作,精於理財。豪爽待人,忠於承諾,俯仰無愧於親朋好友,足為柑園鄰里之典範。

米樂夫人

米樂夫人
H:米樂夫人20071106發表,也是自我介紹,恭錄之,也記載一位慈悲的ETbloguide的作者。
米樂夫人一週年慶
20071106
http://bloguide.ettoday.com/huisu/textview.php?file=96692
有非洲醫生之稱的史懷哲博士(Albert.Schweitzer)說過一句話:“良善是去珍惜保存生命, 推展激發生命, 提升它的最高價值與潛力。反之﹐邪惡是去毀壞生命, 傷害或抑制生命的發展能力。"
米樂夫人相信,人人要保存﹐推展和提升個人的生命價值是從幫助他人開始﹐可以由此創造一個更美好和平的社會。人生短暫﹐我的人生目的是﹕不停的得愛和得智慧﹐再把自已的愛和智慧與他人分享。

      以迎合今日多方元多變的社會,人類資源學不但是一門專注於人類資源實際應用和開發的方針﹐並且是一門具備良好敏感度和慈愛同憫心的知識。以幫助他人為主要動力﹐我選擇這門人類資源學專業知識,來達到我終身學習如何更正面和良好的分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提升生命的最高價值與潛力。
從高中畢業後﹐由於家中有某些經濟困難﹐放棄進大學好幫助家業。  1987年, 滿懷完成高等教育的夢想,以提高能力好服務他人,我移居美國加州。
     
     1995年﹐我有機會在加州爾灣谷學院繼續我的大學教育。幸運地﹐有傑出的教授們引導我進入生活的一個新領域。不但取得心理學二專資格和大學營養學系四年大學學位﹐並在2004年取得人類資源學碩士,完成了我一心追求學習專業新知和高等教育的理想。

      由於深刻的求知慾和繼續追求學習新知的趨使下, 去年十一月,我在東森建立一個米樂夫人部落格, 一可以提高我的個人寫作能力外﹐也可籍部落格”來分享自已的個人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 來達到幫助他人的目的..
         
       並且靜心等候,希望有一天, 我能用自己的方式, 使小小的身邊週遭世界能變得更美好和諧。當然我了解自已是一個小人物, 但我的生活經驗啟發我得以認知“學習分享”的重要性。深深地希望,能善用這部落格書寫機會的幫助下,逐步完成我個人終生分享目標。
   
       米樂夫人部落格中包括有關個人的生活與日常經驗以散文或打油詩方式來與大眾分享。事實上, 米樂夫人部落格大部分是以傳播健康有關的信息為主。目的是要促進大眾平日對良好飲食習慣的警覺, 希望大家有更健康身心有更快樂的人生! Be Happy!
There is a saying by Albert Schweitzer: “Good is to preserve life, to promote life, to raise to its highest value. Evil is to destroy, injure or repress life which is capable of development.” I believe, to preserve and promote life is starting from helping others which can create a better and peaceful society. Human Resources—a focus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today’s changeable and diversity society with sensitivity and compassion. This specialized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attract, retain and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can help me to achieve my goal of helping others. To provide a positive and good service to others, it needs a good knowledge which is required a lifelong learning. To keep learning is a main motivation of mine to choose Human Resources profession. After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Because my family had some economic difficulty so I quit school and helped the family business. In 1987, I immigrated from Taiwan to the United States, carrying a dream of getting a higher education to enhance ability to sever others. Finally, I had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my education in Irvine Valley College since 1995. My fine professors guided me through a new field of my life. I finished my AA degree and had completed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and Human Resources graduate program to carry on to pursue my dream of lifelong learning. With deep curiosity, I realized that to be a Blogguide member could enhance my ability to help others . . . and some day to, in my own way, help this to be a better world. Of course I realize I am just one small person, but my life experience has inspired me to learn. A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blog, I have been credited with over six years of college study. My dream of a 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I deeply hope that I can work and learn to complete this life-long goal to sever others with the aid of this opportunity.
20061107
Didi的自我介紹:
「史懷哲(Albert.Schweitzer)(1875~1965)有說過:美好將保存生活, 促進生活, 上升對它的上限值。罪惡將毀壞, 傷害或抑制是在發展上的能力"
我相信, 保存和促進生活是從幫助其他人開始可能創造一個更好和平安的社會。人的資源集中於人力資源的實際應用在今天多變和變化社會以敏感性和慈心。這專業技能和知識, 吸引, 保留和開發人力資源可能幫助我達到我幫助其他人的目標。提供一項正面和好服務對其他人, 它需要被要求終身學會的好知識。繼續學習是選擇人力資源行業為我的主要動力。
在我從高中畢業了之後。由於我家有某一經濟困難因此我放棄了學校和幫助家業。1987 年, 我移居了外國從臺灣到美國, 滿懷得到高等教育夢想提高能力以服務他人。終於, 自1995 年以來,我有機會在爾灣谷學院繼續我的教育。我的傑出的教授引導了我通過我的生活的一個新領域。我完成了我的AA 程度和完成我的大學學位和人力資源畢業的課程,繼續追求我的終身學習夢想。
以深刻的求知慾, 我體會那是Blogguide 成員能提高我的能力幫助其他人。..並且待到某一天, 用我自己的方式, 幫助一個更好的世界。當然我體會我是一個小人物, 但我的生活經驗啟發我去學習。我相信經過六年學院訓練,這blog書寫文字我很熟練。我的夢想是學校畢業也成為事實。我深深地希望, 我能在這書寫機會的幫助下,寫作和學會完成這個終生目標,並且服務其他人。」

王雲五

王雲五
H:王雲五百科大師。
維基百科介紹:
王雲五(1888年7月9日-1979年8月14日),原名之瑞,字雲五。籍貫廣東香山,生於上海。王自學成材,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理商務印書館。1948年曾出任財政部長,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失調。1949年後到臺灣,並主持台灣商務印書館。著作等身,有《物理與政治》、《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四角號碼檢字法》等。王雲五於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9巷的故居現為王雲五紀念館。

Quick facts: 總統, 前任 …

王雲五 中華民國第7任行政院院長
(代理)任期
1963年7月1日-1963年9月16日總統蔣中正前任陳誠繼任嚴家淦 中華民國第1任財政部部長任期
1948年5月31日-1948年11月11日前任俞鴻鈞(行憲前)繼任徐堪個人資料性別男出生1888年7月9日
 大清江南省松江府上海縣逝世1979年8月14日(91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籍貫廣東省中山縣政黨 中國國民黨(1919 - 1927)
無 無黨籍(1927 - 1979)

學歷

同文館英文第一級修業
(1904年)美國萬國函授學校土木工程全科修業
(1907年)

經歷

振群學社社長
(1906年)上海留美預備學堂教務長
(1909年-1912年8月)(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府秘書
(1911年-1913年3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任秘書
(1913年3月-1913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專門教育司科長
(1913年3月-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專門教育司司長
(1914年)(北洋政府)蘇粵贛三省禁菸特派員
(1916年7月-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
(1921年9月-1929年9月)東方圖書館館長
(1924年1月-)中華圖書協會執行委員
(1929年2月-)(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1929年1月-1930年)(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法制組主任
(1929年1月-193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1930年2月-1945年4月)(國民政府)國難會議會員
(1932年1月25日)(國民政府)行政院行政效率委員會委員
(1933年)溫溪造紙公司董事長
(1936年)(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參政員
(1938年6月-1946年6月)中華發明協會理事長
(1943年12月-)(國民政府)經濟部部長
(1946年5月16日-1947年4月23日)(國民政府)最高經濟委員會委員
(1946年6月22日-)(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委員
(1947年4月18日-1948年)(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
(1947年4月23日-1948年5月)(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1947年-)(國民政府)水利委員會當然委員
(1947年-)行政院顧問
(1948年12月-1954年)財政部(第一任)部長
(1948年5月31日-1948年11月11日)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8年5月31日-1948年11月11日)華國出版社社長
(1949年)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
(1951年1月-)中央故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第二屆)理事長
(1952年7月-1965年5月)考試院副院長
(1954年8月17日-1958年7月14日)行政院副院長
(1958年7月14日-1963年12月14日)行政院經濟動員計畫委員會主任委員
(1958年7月-1963年12月)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1960年1月-1979年8月14日)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1960年1月-1979年8月14日)行政院(代理)院長
(1963年7月1日-1963年9月16日)總統府資政
(1963年12月14日-1979年8月14日)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
(1964年7月-1979年8月14日)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5年8月-1979年8月14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
(1966年-1979年8月14日)財團法人臺北市雲五圖書館基金會董事長
(1972年6月13日-1979年8月14日)

Close

《中國名人錄第四版》中的王雲五像。

早年

王只曾受五年私塾教育,其父將他送到五金店當學徒[1],晚上學習英語。十七歲時進入同文館學英語,並兼任助教,在校內圖書館廣泛閱讀西方著作,遂能精通。

十八歲後,在上海各校任教英文、史地等。

十九歲時,購得《大英百科全書》,以三年時間將全書35巨冊閱覽一遍[2],後來又修完土木工程及數學、物理、機械各種課程。

二十至三十歲之間,先後加入兩所美國的函授學校:於萬國函授學校主修土木工程全科,獲得許多高等物理、數學知識,然因教書頗孚眾生之望,故不能離開教席往工程界供職,故將後三分之一之學費用於加習化學;又於喇沙爾函授學校主修法學專科,取得美國法學士預備資格,然因時情與不慕榮利之心態而作罷。

二十四歲時,應聘北平中國大學講授政治學、英美法學概論等課,又通德語、法語,《紐約時報》報導他為「活的百科全書」。1911年,廣東省同鄉會在上海虹口扆虹園為孫中山即將赴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舉行聯歡宴,王雲五代表同鄉會精彩致詞受到孫中山賞識,1912年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秘書、並加入國民黨。

中年

1921年,經胡適推薦,王雲五出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長,後任總經理。王雲五主理商務期間,出版多種詞典、百科全書及叢書,以「教育普及」和「學術獨立」為方針,對中國的知識傳播有舉足作用。王亦熱心研究中文字檢索方法及圖書館檢書辦法,四角號碼檢字法即王雲五的發明,並以此法編印《王雲五大辭典》,出版《萬有文庫》。王雲五亦以科學管理方法改革商務,大量增加出版量。商務印書館上海總館及東方圖書館在一二八事變中被焚燬,損失至巨。在王雲五的主持下,商務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仍然能夠繼續堅持出版,在商務工作達40年之久。

王雲五在戰時開始活躍於政壇,1927年以後退出國民黨,但以參政員身分成為活躍之黨外人士。1946年,任國民政府經濟部部長。1947年2月14日,參政會駐會委員會開會,經濟部長王雲五、財政部長俞鴻鈞到會報告,認為金潮案源於游資過多;參政員紛紛抨擊政府經濟政府政策,指斥少數人搜括國富民財,要求政府迅採有效辦法[3]:8286。4月23日,國民政府特任王雲五為行政院副院長[3]:8339。11月26日,國民政府特派王雲五兼善後事業委員會主任委員[3]:8460。

晚年

1948年,任行憲後翁文灝內閣之財政部長。6月30日,總統蔣中正接見翁文灝、王雲五,討論改革幣制及平定物價之根本辦法。[3]:8629王受蔣之命推行貨幣改革,發行金圓券;結果引發金融混亂,王雲五成為眾矢之的,數月後即內閣總辭。

1948年11月13日,獲聘為行政院顧問。11月26日,攜帶家眷自南京飛往廣州,留在京、滬兩地的大量書籍無法帶走,數十萬張卡片則交由潘序倫保存。

1949年以後,王雲五到臺灣,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設計委員、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

1958年3月10日,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成立,王雲五擔任主任委員。

1958年7月14日,再度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曾在任內短暫代理行政院院長(1963年7月1日 - 9月16日)。

1964年,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

王雲五紀念館,也是雲五圖書館基金會總部

1972年6月13日,捐資創設「財團法人台北市雲五圖書館基金會」,自任董事長。

1979年8月14日,王雲五先生於臺北榮民總醫院逝世,享壽92歲。遺體下葬於新北市樹林區淨律寺樂山公墓。

南方朔

南方朔
維基百科介紹:
王杏慶(1946年12月13日-),筆名南方朔,出身臺灣臺南市,是一位臺灣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2007年得到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Quick facts: 王杏慶, 性別 …

王杏慶性別男出生1946年12月13日(71歲)
 臺灣臺南市國籍 中華民國別名南方朔教育程度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系學士、森林學研究所碩士國立台南一中職業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獎項中國文藝協會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代表作

《文化啟示錄》《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語言是我們的星圖》《語言是我們的希望》《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在語言的天空下》《給自己一首詩》《有光的所在》《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新野蠻時代》《靈犀之眼》《詩戀記》《世紀末抒情》《李登輝時代的批判》《臺灣政治的深層批判》《捉狂下的興嘆》《另一種英雄》《笨蛋!問題在領導》

Close

學歷

父親是江蘇無錫人,1945年來到台灣,在他小學4年級時去世。

臺南一中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學士、森林學研究所碩士(1971年,碩士論文《不同種源杉木屬發芽種子之呼吸量與早期生長之硏究》,王子定指導)。修畢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現中國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現已停辦)博士班課程。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他放棄已申請到的美國大學獎學金,拒絕出國留學,經《聯合報》報導,得到總統蔣經國召見。畢業後,他成為新聞記者。

新聞及文學

與王健壯、司馬文武、周天瑞等人共同創辦台灣的新聞雜誌《新新聞》週刊,長期擔任該刊主筆,現轉職香港《亞洲週刊》。

創作大量文學評論(包含詩論和書評)和政論。曾於《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名人堂」發表專欄文章,現每週一在香港《明報》、每週二在台灣《蘋果日報》、每週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每期台灣的《新新聞》和《天下雜誌》也有他的專欄。

立場

他自認理念是偏泛藍的改革派。由於其成長背景及意識型態使然,被當時的黨外人士認定他其實為國民黨的御用作家[1]。

美麗島事件

在《中國時報》以本名王杏慶撰稿的南方朔,在美麗島事件時則是大量發表贊成政府審判及認為國民黨政府已寬大處置的文章。其間,除認為美麗島大審係「冬令營」-「在押伙食均相當良好,水果、香菸、衣物亦均充分供應,身體不適者的人亦有榮總前去的醫師加以診治。他們被妥善照顧,使得絕大多數被捕者家屬為之寬心,……還有正當的娛樂,可以唱歌、踢毽子,偵訊者並會為在押者過生日、送禮物,頗有「冬令營」的味道。」。並創造出所謂「台獨叛國論」,即「……自此後,「台獨叛國論」便有了更明確的法律意義,亦即,主張台獨----不論何種解釋,均屬法律上所謂之「叛國」。……總結來說,「台獨」在國際社會上乃屬「不可能」,在民族大義和文化歷史傳承上屬於「不應該」,而純就國家的政治社會發展而言則屬「無必要」,這殆已成為稍具知識忠誠者之共同見解,實已勿須再為贅述。……」。其亦指控「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緩慢,海外台獨的存在並不時作著邪惡的召喚,實為最大的因素」、「"二二八"事變就是一起被嚴重歪曲了歷史事件」[2]。

陳水扁政府

在民進黨執政時,更明顯地對陳水扁多作批判,表現出反對臺灣獨立路線的態度。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南方朔多次積極批判馬英九政府政策搖擺,對於馬英九的人格、ECFA的批判也甚至有不少與深綠人士相近,甚至指出陳水扁政府的偏激是國共聯手逼出來的,他們政治迫害陳水扁是嚴重的錯誤。由南方朔對馬政府及ECFA的批評,可見他的偏左背景。

2012年總統大選

2012年總統大選,南方朔轉向支持泛綠的蔡英文,並寫出「這次大選 我為何挺蔡不挺馬」一文刊登於新新聞[3]。他支持蔡英文而不支持馬英九的原因為:馬英九內政太差,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兩岸關係上,馬英九只會用台獨恐嚇中共、用中共恐嚇臺灣,其實是不道德的製造出兩岸仇恨,但如果蔡英文當選,中共會頭痛也非得要跟民進黨對話、以爭取台灣民心,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不會輸馬英九;而且馬英九的無能更甚於貪腐[4],他簽訂ECFA卻完全沒有提升產業,好看的經貿數字只是犧牲臺灣平民來換得的;更糟糕的是馬英九政府只會拉陳水扁來救援。[5]

南方朔也在選前撰文指出美國1896年前後的政治變化,可以做為台灣的借鏡:美國當時有進步派候選人承諾要讓美國轉型成重視中小企業,重視社會公平的國家;這個候選人獲得中下階層的支持,但富人的聯合抵制讓他收到極少的政治獻金。富人們為了避免轉型,而在之後用各種技術性手段限制下層中產階級及黑人的投票權。美國富人的成果相當成功,美國也成為金權政治國家,失去轉型成福利國家的機會。他也認為目前台灣最需要轉型,但台灣的劣勢是五十對五十的對況;蔡英文及宋楚瑜的大聯合政府觀念,正是台灣突破分歧以追求轉型唯一條件。[6]南方朔對美國的批判,讓台灣人第一個聯想到民進黨指控的「藍的有財團支援獻金、綠的只有三隻小豬」及「將投票日訂在中下階層難以投票的時間」。

對於馬英九連任,南方朔認為臺灣錯失大轉型的機會,而且將會造成兩岸動盪。因為大家都解讀為九二共識的勝利、以商逼政的成功,這次商人幫馬英九幫很大,故政府失去對商人的籌碼,政府無法加稅減優惠,只能印鈔票及加速財政惡化;且北京認為民進黨還有執政可能,會加緊建立兩岸一中架構,並且更強力的宣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中共的一中而非國民黨表示的各表,而且會逼到馬政府必須更大力的反抗以免失去政權的程度。南方朔也擔心馬英九的政策會走向討好基本盤。南方朔在幾篇文章強調,一個五十對五十的社會很難形成共識、只會內耗,政府只敢做容易做的事、無法改革,然後被國際牽著走;選後的台灣已經是這個情況,而會被中國牽著走。

而這次民進黨錯過蔡英文非常可惜,因為民進黨的草根味重、其知識份子也在過去被迫害而怨念重;民進黨必須有更多像蔡英文這種不但知識水準不錯、性格較溫和,比較懂國際事務,鬆鬆緊緊之間比較會拿捏的人來掌權、也可藉此改變形象。在另一方面,這次選舉結果是否決蔡英文路線,也可能讓民進黨重返對抗路線,對台灣政治畢竟不是件好事。

南方朔指出,這次選舉已可看出,台灣社會其實是保守怕改變的,大家忍耐過日子乃是台灣最主流的價值,可見泛藍的恐嚇牌相當有用,而泛藍的恐嚇販子文化與陳水扁的煽動文化正是臺灣的兩大爛政治文化,陳水扁因此把自己搞成麻煩製造者,泛藍則把臺灣搞成無法轉型、四小龍最差。台灣很難被價值較高的想法所動員,說好的是台灣的穩定度很大,說難聽一點,那就是台灣進化的速度極慢。最近台北《天下》雜誌即報道,在亞洲四小龍都已轉型的此刻,台灣乃是唯一沒有轉型的最後一名。2008年台灣未改變,2012更不可能改變(馬英九在2008年時權力基礎較大、是改革的好時機),於是我的憂愁更深了!

南方朔並公開告訴北京,兩岸關係應該由民進黨來決定、不應爭取國民黨,因為民進黨主要是由臺灣人組成,自主性也較強,談判會比較符合臺灣人的利益、談判結果也比較能說服臺灣人。[7][8][9]

李敖

李敖
H:李敖大師是我學習的對象之一。
維基百科介紹:
李敖(1935年4月25日-),字敖之,台灣作家、政治評論員、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生於滿洲國哈爾濱特別市,籍貫吉林扶餘。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肄業。1960年代在《文星》雜誌上力主西化,為胡適辯護,掀起中西文化論戰。1970年代曾因捍衛台灣的思想自由並揭發政治犯名單而成為政治犯判刑10年,於5年8個月後出獄。李敖除研究、寫作、教學外,積極從事公開演講。近年重心逐漸轉往中國大陸發展。

Quick facts: 羅馬拼音, 字 …

李敖

李敖在中國北京法源寺(2005年)

羅馬拼音Li Ao字敖之性別男出生1935年4月25日(82歲)
 滿洲國哈爾濱特別市居住地 中華民國臺北市陽明山[1]國籍 中華民國籍貫中國吉林省扶餘縣語言中文、英文教育程度臺中市立臺中第一中學(肄業)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肄業)母校國立台灣大學
臺中市立臺中一中職業教授、作家、政治家、評論家、主持人、作詞人研究領域歷史(世界史、中國近代史)、政治電視節目《李敖笑傲江湖》
《李敖有話說》
《李敖語妙天下》
《再見李敖》等政黨新 新黨(2000年)
無 無黨籍(2004年─)
親 親民黨(2011年─)運動白色恐怖入獄配偶胡茵夢(1980年結婚;1980年離婚)
王志慧(1992年結婚)兒女長女:李文(約54歲)
長子:李戡(25歲)
次女:李諶(23歲)父母父親:李鼎彝呼號李大師網站哈囉李敖 facebook

經歷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1994年─1996年)中華民國立法院第六屆立法委員(2005年─2008年)

寫作生涯創作時期1963年─體裁小說、詩歌、小品文、時事評論主題思想、文化、歷史、時事文學運動中西文化論戰(1960年代)代表作著書:
《李敖大全集》
《傳統下的獨白》
《北京法源寺》
《李敖風流自傳》等
作詞:
〈忘了我是誰〉[2](1979年)
〈只愛一點點〉[3](1998年)等

受影響於

影響於

Close

2017年初被診斷出罹患腦癌,該年五月底因接受放射性治療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染急性肺炎,一度病危,所幸最後康復。李的經紀人鄭乃嘉在2017年6月13日公開一封李敖親筆信,李敖在信中坦言想在人生最後時間,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4]

生平

早年

1935年,剛剛出生不久的李敖。

1935年4月,李敖出生於滿洲國的哈爾濱特別市,父親李鼎彝、母親張桂貞,李敖在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因其父就讀北京大學時拿的是吉林省的公費,當時便改籍貫為吉林扶餘縣,後來全家的籍貫便被官方統一改為吉林扶餘,李敖則自認為其祖先可能是中國雲南苗族[5]。

1939年,李敖全家福。

1947年,李敖全家福。

1941年,小學時期的李敖。

1949年,李敖隨父母從上海遷至台灣,在台中落腳後,進入省立台中第一中學二年級就讀,由於對於學校體制反感,並於高二下開始休學,在家自修。曾與恩師(地下中國共產黨員)嚴僑密謀叛逃,高三時他的老師嚴僑(福州市市長嚴琥之子,作家華嚴的兄長,2005年由中國共產黨追認「烈士」)被捕,李則因年紀尚輕,加上其師長各方奔走而獲得緩刑。因此還是學生的李敖省下家裡給的零用錢救濟落魄的師母和三個小孩。

1954年,以同等學力資格,考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專修科(台大法律學系司法組前身),因興趣不合,主動退學,重考進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結果沒有畢業。

文星雜誌時期

主條目:中西文化論戰

1957年,原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茲之子蕭孟能創辦自由主義月刊《文星》。胡適去世時,《文星》雜誌紀念胡適的專號賣了三版,從那時起,《文星》就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刊物之一;1961年,26歲的李敖以中華民國國軍預官退伍,蕭大膽啟用,委以重任。當年蕭孟能、朱婉堅、李敖三人可稱為文星鐵三角。當時,李敖的文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強調反封建和西化,其《老年人和棒子》、《傳統下的獨白》等頗有影響,開始聞名於台灣,在學生圈造成很大的震撼,也對時人的思想形成衝擊。李敖自1961年《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始,與立法委員胡秋原所創辦的《中華雜誌》、文化大學教授史紫忱發行的《陽明》及導演鄒郎所發行的《文化旗》等雜誌長期筆戰,以一個初出茅廬青年的形象偕同《聯合報》、中央研究院學者、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多名學者、媒體人力抗多位學者,從此成為文化界的知名人物;1963年,李敖接掌《文星》總編輯。1965年,《文星》雜誌及李敖捲入賣國控訴事件,此事件涉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的親共陰謀;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蕭同茲自請文星書店停業,債權人盈門,蕭孟能不得不逃往島外暫避,行前他將超過新台幣2,000萬元(以當時價值而言,可以買下半條街)的家產託付最受信任的李敖代為保管(即蕭與李之間的「君子協定」)。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殷海光被迫離職、中央研究院院長王世傑為此屢提辭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郭廷以赴美不歸,及《聯合報》之備受抨擊。因控訴牽涉費正清、太平洋學會及福特基金會(以費正清為核心的福特基金會後捲入零八憲章事件,遭中國大陸部分人士指控與共濟會陰謀有關),中美關係因此波瀾甚多,惟李敖全身而退。

早年李敖是一個舊文化批評者,少談當代政治、經濟與社會議題;他對中國舊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現代化、西化的角度,當然這個現代化裡面有不少自由主義成份;故他在《文星》上的影響,主要限於文化領域。後來在《李敖千秋評論》中才出現較多的政治批評。

1955年,就讀台大時期的李敖。

牢獄之災

第一次入獄

時值蔣介石政府實行威權統治。1966年,李敖發表《歷史與人象》《教育與臉譜》《上下古今談》《烏鴉又叫了》《孫悟空和我》等書,為當權者所查禁,並未因此坐牢,但把他1953年與嚴僑合謀偷渡大陸一事翻出來,並於1967年4月8日以妨礙公務提起公訴;後被法庭判刑1年,但由其大學師長多方奔走,獲得緩刑。白色恐怖期間,李敖為護人權協助台獨人士彭明敏逃亡,避免其受迫害;1970年彭外逃後,遭謝聰敏和魏廷朝供出。另外,李敖拿到台灣受迫害被關的政治犯名單(內有共產黨、台獨人士等等),並要把這份名單送到聯合國與人權組織去告發。李敖把名單轉給國際特赦組織馬汀;但在日本被台獨人士拿走,並且不得李敖同意即刊登在其台獨刊物上,以致李敖亦被牽連判刑。1971年3月19日,李敖被捕,並於1972年2月28日因「台獨」罪名被以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之「內亂罪」判處十年徒刑、褫奪公權6年;法庭一審判決後,李敖沒有提出上訴;後逢蔣中正逝世大赦,改為八年六個月。1976年11月19日,李敖被釋放。實際被監禁日期,總計五年零八個月。[6]

第二次入獄(1981年8月—1982年2月)

記錄為普通刑事案件,即「李敖侵占蕭孟能家產」與「蕭孟能誣告李敖」案。一開始,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判李敖無罪;到了台灣高等法院後,改判李敖入獄半年定讞。

李敖出獄後,開始追究並報復蕭孟能。終得最高法院以六件判決書(七十二年度台上字第二四○○號。七十二年度台抗字第二四七號。七十三年度台上字第四五○二號。七十三年度台上字第四六四七號。七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二二二五號。七十三年度台上字第四五一一號)。另一方面,蕭孟能且以誣告罪入獄。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四日,在高等法院法庭上,蕭孟能當庭同意願以「自承懷疑之錯誤,並向老友李敖表示道歉」等文字登報。李敖:刑事告訴狀。

另外,由於蕭孟能未於勝訴時提出附帶之民事賠償,蕭孟能託付予李敖管理並清償債務(文星雜誌破產)之所有家產(含及字畫、書籍、骨董、家具,不包含文件、信函)時僅有口頭協定(即蕭孟能與李敖間的「君子協定」),口頭協定並不具法律效力。自李敖勝訴後,蕭孟能之全數超過新臺幣2000萬元之家產(依當時市值計算)即歸李敖所有。

而盡失家產的蕭孟能最終仍面臨兩次刑期,並入監服刑;後為逃避債權人盈門,逃往海外,病逝於上海。

1980年代,李敖已然成為台灣知名的黨外政論家,不但與黨外人士合作,以批評時政的雜誌文章活躍於文界,試圖挑戰國民黨政府當時的言論限制政策,還把黨外雜誌匯集成的文章出版一系列書籍,批評國民黨政權或講述歷史[7]。不過因觸犯《出版法》等法令,因此通常為禁書。這一段時間長達十年,李敖稱為「筆伐」時期,主要作品是《李敖千秋評論叢書》、《萬歲評論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