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李登輝
維基百科介紹:
李登輝[c](1923年1月15日-[d]),臺灣政治人物,生於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農業經濟學家出身。曾任農村復興委員會薦任官員、臺北市長、臺灣省政府主席、副總統等職,並於1988年至2000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以及中國國民黨主席。
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位出生臺灣的國家元首,1996年代表國民黨當選為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首位在中華民國建國後出生的總統,首位卸任時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此讓黨內外省派系不滿);民間視李登輝為第一位臺灣人總統,被視為是落實臺灣民主化的最重要領袖之一[1],因曾在任內推動民主改革,而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臺灣認同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e](臺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反對者則稱他為日本皇民化人物之一。2001年推動成立臺灣團結聯盟並為該黨站臺,被中國國民黨開除黨籍。
卸任總統後,李登輝依然影響臺灣政經發展,被視為推動、深化臺灣本土化運動的領導人物。
前大法官楊仁壽公開稱前總統李登輝的終身俸沒有被改掉,李登輝非常不滿,2017年3月16日李辦發出公開信,強調李登輝卸任時已放棄數十年公職年資累積的18%優惠存款,禮遇係依《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辦理,相關規定皆是公開資訊,並無終身俸 [2]。
生平 編輯
李登輝在臺灣日治時期的1923年1月15日生於大日本帝國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下的埔頭坑聚落(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的「源興居」,屬閩西永定客家人後裔。但在其父李金龍一代,鄉里逐漸改說臺灣話,不再說客家話。 [3]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其父李金龍[需要消歧義]任職警察,職務調動頻繁,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從6歲到12歲之間,先後在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以及淡水公學校等四校就讀過。李登輝於淡水公學校畢業以後,先在私立臺北國民中學(今臺北市立大同高中)就讀一年,後於1938年轉學至淡水中學二年級就讀。李登輝在淡水中學,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4]。在1941年考上臺北高等學校。
在高中時代,李登輝就透過魯迅的《阿Q正傳》及《狂人日記》,幫助他了解中國,由於未受過中文教育,因此讀的是日文翻譯本,而郭沫若與後來的柏楊,也是他心儀的作家,李登輝坦承受到這些書的影響不小。[5]此外他還讀遍了西方名著,包括英文、法文與德文書。如哥德《浮士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另外尚有哲學、歷史、倫理學、生物學、科學幾乎所有領域的書籍。畢業時,就擁有七百多本岩波文庫的書。並自言其人生觀受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日語:善の研究)》、和辻哲郎《風土》、哥德《浮士德》及《少年維特的煩惱》、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的影響。之後讀到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英語:Sartor Resartus)》時,對其意涵心領神會。[6]:44-46懷著更深入了解的衝動,走遍全臺北市的書店及圖書館,偶然在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裡發現新渡戶稻造的《講義錄》,讀後對於生死觀之疑問得到化解,並開始敬佩新渡戶稻造,基於對其攻讀之農業經濟領域,因而決定就讀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學科。[6]:46-47
在李登輝考上高等學校的前一年,臺灣總督府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其中包括變更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運動。李登輝在該運動中更名為「岩里政男」(岩里 政男/いわさと まさお Iwasato Masao ?),其兄長李登欽也改名為岩里武則。他曾表示在22歲之前(1945年,此指臺灣日治時期結束前)仍屬日本籍。此外他在1961年加入基督教長老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