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
維基百科介紹: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又號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頭人,閩南人。清聖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進士第五名,官至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1681年並推保薦施琅領軍,結束明鄭;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與理學家。同時代的學者尊稱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國」。
Quick facts: 李光地, 籍貫 …
李光地
李光地
大清光祿大夫文淵閣大學士
籍貫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湖頭鄉
(今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族裔漢族閩南人字號字晉卿、號厚庵、又號榕村諡號文貞出生明崇禎十五年
泉州府逝世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己丑
京師親屬李先春(祖父)
李兆慶(父,贅華山吳氏)
李鍾倫(子)
李鍾修(子)
李鍾佐(子)
李鍾倎(子)
李鍾僑(子)
李鍾旺(子)
李清藻(孫)
李維翰(玄孫)
愛新覺羅·胤礽(弟子)
何焯(弟子)
出身
康熙九年進士
經歷
庶吉士 康熙9年-11年
編修 康熙11年-16年
會試同考官 康熙12年
侍講學士 康熙16年
額外侍讀學士 康熙16年
侍讀學士 康熙16年-19年
內閣學士 康熙19年-21年;康熙25年-26年
翰林院掌院學士 康熙25年-28年
日講起居注官 康熙25年-?年
經筵講官 康熙25年-?年
教習庶吉士 康熙26年
武會試正考官 康熙27年
通政使司通政使康熙28年
兵部右侍郎康熙28年-33年
會試副考官 康熙30年
詹事 康熙?年-?
順天學政 康熙33年
工部右侍郎 康熙36年
工部左侍郎 康熙36年-37年
直隸巡撫 康熙37年-44年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康熙37年
吏部尚書 康熙42-44年
文淵閣大學士 康熙44年-57年
會試正考官 康熙48年
易經總裁 康熙54年-?年
聖祖朝宣力效忠大臣(追卹) 雍正元年
太子太傅(贈) 雍正元年
著作
周易通論等(詳見內文)
Close
生平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於富紳之家。史載其自「幼穎異」[1],五歲便入塾從師授讀,「未嘗一啟齒,發聲試之,輒已成誦,不失一字。善屬對,矢口驚人。塾師弗能教也」[2]。13歲遍讀群經,18歲編寫《性理解》,19歲寫《四書解》,20歲寫《周易解》,24歲輯《歷像要義》,25歲通律呂之學。
李光地因「賣友案」而於士林聲名狼藉。三藩之亂時,耿精忠佔領福建,臺灣的鄭經起兵攻泉州,李光地一家匿藏於深山,鄭經、耿精忠誘降,李光地嚴拒,遠避深山。與李光地同為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的陳夢雷,因在福建,遭到耿精忠掠去。陳夢雷運籌,李光地通謀,由夢雷探聽耿軍軍情,光地上蠟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報,透過福建籍的大臣富鴻基轉述。後來果然幫助清兵大破耿軍,李受到康熙讚許,但李光地早就將奏章的「陳夢雷」之名刪去,以獨吞功勞。平叛之後,身陷叛軍的陳夢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獄,貶戍奉天。李光地卻扶搖直上,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非但不救陳夢雷,反而落井下石,人稱「賣友」。
陳夢雷被逮入獄,悲憤至極,於七月份寫下了《告都城隍文》,揭露李光地的背信棄義行為。陳夢雷十分憎恨李光地,罵他是「欺君負友」之徒,還寫了《與李安溪絕交書》(又作《與李光地絕交書》)。康熙十九年(1680年),刑部尚書徐乾學(顧炎武外甥,徐乾學不承認李光地是顧炎武的學生)主其獄。竟代李光地起草一份疏稿,反映陳夢雷在耿精忠叛亂時的真實表現,逼李光地上奏。李光地義理難卻,乃具名。唯獨至此仍不肯直言陳夢雷參與定策功勞,僅請求寬貸其人而已。改陳夢雷為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視盛京(今瀋陽),陳夢雷獻詩,甚受康熙帝賞識,遂被召回京師,侍奉三皇子誠親王胤祉讀書。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李光地病逝京寓。雍正元年(1723年)被追贈為太子太傅。曾奉敕編纂了《性理精義》、《朱子全書》、《周易折中》等書。[3]是清初道學家的代表。而陳夢雷實際參與編纂《古今圖書集成》。
評價
李光地研究理學,倡言禮樂,實行海禁措施,導致近海百里無人煙,限制了農耕漁礦多種產業的發展[4],對康熙中年的決策有決定性的影響[5]。晚年的李光地仍大受康熙寵信,出任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康熙稱他「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太子允礽被廢後,李光地開始輔助後來的雍正帝。雍正帝稱李光地為「一代之完人」。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評其曰:「光地之學,源於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變通,故不拘墟於門戶之見。其詁經兼取漢唐之說,其講學亦酌采陸王之義,而於其是非得失,毫釐千里之介,則辨之甚明,往往一語而決疑似。」在全祖望眼中李光地是個偽君子:「其初年則賣友,中年則奪情,暮年則居然以外婦之子來歸。」[6]
參考資料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外部連結
相關著作:[1]
韓琦:〈君主和布衣之間:李光地在康熙時代的活動及其對科學的影響〉。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清史稿/卷262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