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卿
H:看大盛魁才知王相卿是劇中靈魂人物,也是商號創始人。
百度百科介紹:
王相卿,山西太谷縣人,由於他身材高大,臂力過人,故人稱“王二疤子”,是清朝晉商中著名的旅蒙商號“ 大盛魁 ”創始人。
王相卿,出身貧苦,早年,由於生活所迫,到右玉縣殺虎口為人當傭工。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要御駕西征噶爾丹,山西右玉縣的殺虎口,正是大軍由內地通向蒙古大草原的必經之路,王相卿認為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他先是在清軍當伙夫,服雜役,在服役中,他隨軍兼做點小生意,後來,他認識了也是為了生存而做隨軍貿易的張杰和史大學,由於志向相投,他們3人便結拜成異姓兄弟,並脫離兵役,決定合夥做生意,想謀一番大事業。但由於初始生意不佳,做了一年,3人還不得溫飽,而且環境很艱苦,張、史2人心灰意冷,就返回家鄉另謀生計,但王相卿意志堅決,決定一個人留下來繼續經營。
本名
王相卿
別稱
王二疤子
所處時代
清康熙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山西太谷
個人經歷
王相卿,山西太谷縣人,由於他身材高大,臂力過人,故人稱“王二疤子”,是清朝晉商中著名的旅蒙商號“大盛魁”創始人。
王相卿,出身貧苦,早年,由於生活所迫,到右玉縣殺虎口為人當傭工。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要御駕西征噶爾丹,山西右玉縣的殺虎口,正是大軍由內地通向蒙古大草原的必經之路,王相卿認為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他先是在清軍當伙夫,服雜役,在服役中,他隨軍兼做點小生意,後來,他認識了也是為了生存而做隨軍貿易的張杰和史大學,由於志向相投,機會相同,於是,他們3人結拜成異姓兄弟,並脫離兵役,決定合夥做生意,想謀一番大事業。但由於初始生意不佳,做了一年,3人還不得溫飽,而且環境很艱苦,張、史2人心灰意冷,就返回家鄉另謀生計,但王相卿意志堅決,決定一個人留下來繼續經營。
沒過幾年,康熙皇帝征討噶爾丹大獲成功,殺虎口便成了軍事重地,軍隊糧草都要在那裡集結,以保證前方長駐軍隊的衣食住行,於是王相卿商機大起,生意日漸好做,他為了擴大經營,招了一個學徒,同時又寫信把張杰和史大學請回來繼續合作,並成立了“吉盛堂”商號。由於3人齊心協力,生意愈做愈大,到康熙末年,他們又把“吉盛堂”改成“大盛魁”,並將總號地址移到了烏里雅蘇台,後來又遷到歸化(今呼和浩特)城中。又經過他們的數十年苦心經營,最終把“大盛魁”辦成旅蒙晉商專做蒙俄貿易、伙計達6000餘人、商隊駱駝近20000頭、年貿易總額達上千萬兩銀子的著名大商號,王相卿也成了壟斷蒙古市場的商界巨頭。以後又經過十幾代人努力,“大盛魁”競在蒙古大草原上稱雄200多年。[1]
“大盛魁”之所以能在蒙古大草原稱雄200年而長盛不衰,其原因有二:
頑強的創業精神。
王、張、史三人就像三國的“桃源三結義”一樣,他們結成兄弟,抱著一團,特別是王相卿,以義待人。他們不怕風險,不畏艱苦,終於踏出了一條以山西、河北為樞紐,北越長城至俄西伯利亞,東達扶桑,南到東南亞的國際商路。後人為了紀念和繼承他們的創業精神,在“大盛魁”的祠堂和財神座前,供奉了四樣傳家寶:一條扁擔、兩個貨箱,一塊石頭、一碗稀飯。扁擔是創始人以肩挑貿易起家;貨箱是創始人用過的裝財物的大木箱;石頭是創業時作為秤砣用來稱銀子的衡器;稀飯是在當年創業最艱苦的時期,在一年的除夕之夜,王、張、史三人,因極度貧苦,沒有錢吃年夜飯,只好煮一鍋小米粥充飢,以打發年關。
靈活的經營策略。
蒙古牧民以肉食為主,故而喜歡磚茶,“大盛魁”為此就自設茶莊,進行磚茶加工;蒙古牧民喜歡穿結實耐用的斜紋布,“大盛魁”就專門為其組織貨源,並將斜紋布按蒙古牧民習慣,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蒙靴、馬氈、木桶、木碗、奶茶用壺等蒙古牧民日用必需品,“大盛魁”也按照蒙民習慣專門加工。因此,蒙民只要是見到“大盛魁”商號的貨,便爭相購買,“大盛魁”品牌在蒙民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蒙民是過游牧生活,居住分散,沒有定居,“大盛魁”就採取流動貿易方式,組織駱駝商隊,把貨物運到牧民居住的帳蓬去買賣。蒙古牧區,因經濟不發達,牧民手中少有貨幣,“大盛魁”就採取以物易物或賒銷方式交易,甚至以牧民的羊、馬、牛、駱駝和畜產品、皮張來折價償還貨款。正是由於“大盛魁”採取這些極其適應蒙古牧民實際生活的靈活經營策略,才使得他大獲成功。
道光、咸豐年間,“大盛魁”總號的經理王廷相,通過市場分析,果斷地購進大量白、藍綢緞,號內伙計都認為是冷門貨,怕造成巨大積壓,都反囤積這些貨物,而他卻力排眾議,堅決進貨。不久,皇帝駕崩,全國上下為了舉喪戴孝,都爭相搶購白、藍綢緞,因此,白、藍綢緞脫銷,此時,“大盛魁”抓住商機,高價拋出存貨,結果賺了一筆巨利。

大盛魁
“大盛魁”訂購貨有一套獨特的辦法,凡訂購大宗貨,合價在300兩銀以下,現貨交易,不駁價,表示厚待“相與”,但如果價高貨次,則以後永遠不與其共事,由於這種做法名聲在外,也就無人敢來騙他。對訂購手工業品,凡他選中的T-工業戶,代代相傳,不隨便更換,當手工業戶資金短缺,周轉困難時,便藉墊銀兩,予以扶持。這樣做,可取得對這些加工戶的手工業品的優先購買權。
“大盛魁”相與”商號,每逢賬期,予以宴請,以表示厚待“相與”商號,但宴請時,有厚有薄,凡共事年久或大量供貨的商號,則請該號全體伙計,並請經理到最好的館子吃酒席,一般的“相與”。隻請一位客人,在較次的館子吃普通酒席,吃好酒席的“相與”,覺得與“大盛魁”的交情厚,則引以為榮。“大盛魁”則通過這一做法,擴大自身影響。
可見,“大盛魁”的經營策略,真是層出不窮。
大盛魁商號
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活動地區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聲稱其資產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舖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的創辦人並不是什麼富戶大商,而是三個小販。原來康熙時,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中,由於軍隊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間或無水,至瀚海等砂磧地方,運糧尤苦”,遂準商人隨軍貿易。在隨軍貿易的商人中,有三個肩挑小販,即山西太谷縣的王相卿和祁縣的史大學、張傑。他們三人雖然資本少,業務不大,但買賣公道,服務周到,生意十分興隆。清兵擊潰噶爾丹軍後,主力部隊移駐大青山,部隊供應由山西右玉殺虎口往過運送,他三人便在殺虎口開了個商號,稱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為大盛魁,這就是大盛魁商號的創始經過。
參考資料
[1] 清朝“大盛魁''創始人王相卿.太原市圖書館 [引用日期2014-11-27]
[2] 清朝“大盛魁”創始人王相卿.山西商報 [引用日期2014-11-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