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江勝昌
小玉米崽子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丁小羽
丁小羽
DXY丁小羽
什麼要叫DXY呢??
丁小羽的簡稱~~Ding xiao yu~~
原由~並且知道由來~正名"丁小羽"~~~
<我是個專業的 主持人,也是一位 健身教練,有人說我是人氣網紅、文字部落客、影音部落客(Youtuber)、遊戲實況主,有許多短劇影片創作、健身教學影片創作、外景介紹~~ 等等作品。其實我只是想透過不同的方式將健身瘦身、飲食、美食、穿搭、生活...等等介紹給大家。著作: 羽健身>
生日
1988-04-28
三圍
30C-23-33
身高
168cm
體重
46kg
膚色
暖膚色
學歷
大學
社群網址
前往社群網址
專業經驗
1年
鞋號
23.5
瞳孔顏色
黑色
髮長
稍長
衣服尺寸
S
星座
金牛座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包天笑
包天笑
維基百科介紹:
包公毅(1876年2月26日-1973年10月30日),筆名包天笑,20世紀中國通俗文學作家,鴛鴦蝴蝶派作家。
生平
包天笑是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人。1894年考取秀才,此前2年已經開私塾教書為生。1900年與友人合資在蘇州開設東來書莊並發行《勵學譯編》,經銷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等期刊,以及日文書刊。1901年,包天笑與其表兄尤志選(號子青)在蘇州護龍街砂皮巷口創辦大眾化報紙《蘇州白話報》。[1]
1906年,包天笑定居上海愛文義路勝業里,任《時報》外埠新聞和副刊《餘興》編輯,並編輯《小說時報》和《婦女時報》。1912年,包天笑去商務印書館兼職,參加編寫國文教科書。此後先後出任文明書局刊物《小說大觀》和《小說畫報》,大東書局《星期》周刊,以及《立報》《花果山》副刊主編。
包天笑的翻譯作品有《空谷蘭》、《梅花落》、《迦因小傳》、《天方夜談》等。後來著有不少白話小說。他本人也兼任明星影片公司編劇,將其中一些作品改編為電影。
包天笑參加過幾個文人社團。1909年加入南社。1922年加入青社。
1947年,包天笑前往台灣,1949年後定居香港,寫作《釧影樓回憶錄》。1973年10月30日,包天笑在香港病逝,享年97歲。
參考資料
包天笑
百度百科介紹: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等。著名报人,小说家。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发表《且楼随笔》,《钏影楼回忆录》等。1973年在香港逝世。一生著译很多,有100多种。著有《上海春秋》、《海上蜃楼》、《包天笑小说集》等,译有《空谷兰》、《馨儿就学记》等。
中文名
包天笑
别名
包公毅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苏州
快速
导航
个人著作
翻译书目
详细介绍
笔名由来
凡人不凡
才子“报人”
笔耕不止
日记
动荡中读书
人物生平
小名德定,初名清柱,成年后改名公毅,字朗孙,号包山,笔名天笑、春云、微妙、迦叶、拈花、秋星阁主、钏影楼主等。江苏吴县人。
1876年2月26日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幼进私塾,为富家开馆,19岁中秀才。1900年与友人合资在家乡开办了东来书庄,并自任经理,尔后又集资发行《励学译编》,并发表翻译小说《迦因小传》(与蟠溪子合译)。《励学译编》以经营新书刊为主,主要经售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出版的《江苏》、《浙江潮》等期刊,以及《支那疆域沿革图》等日本新书、杂志。译介日本文的书刊,将国外的新思想、新技术向中国传播。
1901年,他创办了《苏州白话报》,该报是以《励学译编》的名义出版的,委托苏州临顿路毛上珍书局用刻雕版印刷。32开线装本,先是每7天出一期,后改为每10天出一期,内容以政论、新闻为主。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深受欢迎。
1902年,为了寻找刊物、寻找更好的译本,包天笑积极往来于苏州、上海之间。在上海,他筹办的“金粟斋译书处”出版了严译名著《穆勒名学》、 《社会通诠》 、《群学肆言》、《原富》等。同时,他积极与《中外日报》交往,并与表兄尤子春合资翻印当时已为禁书的谭嗣同《仁学》一书,半赠半售,以广宣传。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来沪,参加南社。1906年2月,包天笑正式定居上海后,应狄楚青、陈影韩之邀到《时报》任外埠新闻编辑,兼编辑附刊《余兴》,开近代报纸文艺副刊之先河。他每日为报纸写6篇文章,余时写小说。时报馆附设的《小说时报》创刊后,他和陈景韩轮流担任主编,并合作小说创作,这个刊物培养了不少年轻作者,后来,大多成为鸳鸯蝴蝶派健将,所以被视为最早具有鸳鸯蝴蝶派倾向的刊物。《妇女时报》也是时报馆附设的,包天笑是第一任主编。他力主鼓吹新的妇女观,撰写发表了《包仲宣女士哀辞》、《最大之敬告》等杂文评论。其刊出的小说作品或多或少探讨了新的家庭观。
1912年,包天笑应张元济之邀,去商务印书馆兼职,参加编写国文教科书和主编课外阅读物《新社会》。次年,日本新闻界邀请他和《申报》张生平、《时事新取》冯心友、《神州日报》余大雄、《中华新报》张群等赴日访问。有感于国外的种种见闻,回国后他写了《考察日本新闻略述》一文,在《时报》上介绍日本之行。
1915年至1917年,步入中年的包天笑先后在文明书局发行的刊物《小说大观》和《小说画报》任主编。他把推崇科学、注重道德教育,作为办刊宗旨。《小说大观》创办时,由他执笔《例言》声明:该刊将大力提介“宗旨纯正、有益于社会、有助于道德之作”,而“无时下浮薄狂荡诲盗写淫之文。”他深知文言有碍于文字的普及,于1917年就任《小说画报》说编时大张旗鼓地提倡白话文。他说:“小说以白话为正宗。”并在发刊词《短引》中自我检讨:“鄙人从事小说界十余寒暑矣。唯检点旧稿,翻译多而撰述少,文言多而俗话鲜,颇以为病也。盖文学进化之轨道,必由古语之文学变而为俗话之文学,中国先秦之文多用俗话,观于楚辞,墨、庄方言杂出,可为证也。”《小说画报》创刊后,内容以文为主,辅有图画,而文字全是白话。成为雅俗共赏,颇受民众欢迎的刊物。
后来他又为大东书局编《星期》 ,在刊物上用钏影、爱娇、拈花等笔名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杂文。1922年,47岁的包天笑加入青社。社友有周瘦鹃、许廑父、胡寄尘、许卓呆、范烟桥、毕倚虹等旧派小说主将。包天笑为该社起草社章。随后又加入“星社”。同年,青社社刊《长青》创刊,包天笑任编辑主任,执笔《本社的缘起》。又任《星报》撰述员。1928年,他应社长周瘦鹃之聘,任上海群书浏览社介绍人。
1935年,在上海《立报》,继张恨水之后接编《花果山》副刊。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被人称为言情小说家的包天笑,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也为《救亡日报》撰写抗日救亡的政论和杂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移居香港,1973年病逝。著有小说《馨儿就学记》、《碧血幕》、《留芳记》、《钏影楼回忆录》,翻译作品有《迦因小传》、《空谷兰》、《梅花落》。[2]
个人著作
《一捻红》(小说)1906,小说林社《短篇小说丛刊》与冷血合著,1906—1907,灌文书刊社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
《孤雏感遇记》(小说)1913,商务
《考察日本新闻记略》1918,商务
《童子侦探队》(小说)1920,小说林社
《天笑短篇小说》(上下册)1920,中华
《留芳记》(小说)1925,中华
《包天笑小说集》1926,大东
《甲子絮谈》1926,大东
《富人之女》(小说)1926,上海自由杂志社
《人间地狱集》1927,上海自由杂志社
《埋石弃石记》(小说)1931,商务
《大时代的夫妇》(小说)1943,(桂林)中国旅行社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1973,1971,香港大华出版社
翻译书目
《迦因小传》(小说)英国哈葛德著,与杨紫麟合译,1901,上海文明书局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无名之英雄》(上中下册,小说)法国迦尔威尼著,1904,小说林社
《秘密使者》(上下册,小说)法国迦尔威尼著,1904,小说林社
《千年后之世界》(小说)日本押川春浪著,1904,群学社刊
《儿童修身之感情》1905,文明书局
《新法螺先生谈》(小说)日本岩谷小波君著,1905,小说林社
《侠奴血》(小说)法国嚣俄著,1905,小说林社
《血手痕》(小说)英国布拉克著,1906,江西(刊本)
《身毒叛乱记》(小说)英国麦度克著,与杨紫麟合译,1906,小说林社
《六号室》(小说)俄国奇霍夫著,1909,小说明报社
《大侠锦披客传》(小说)英国哈葛德著,与杨紫麟合译,1909,小说时报社
《福尔磨斯探案》全集(小说)英国柯南道尔著,与严独鹤、程小青等合著,1916世界书局
《红女忏恨记》(小说)与听鹂合译
《天方夜谈》与屺瞻生合译,1928,中华
《亚森罗苹案》全集(1—24)与孙了红、周瘦鹃等合译,1927,大东
详细介绍
包天笑,近现代小说家、翻译家。原名清柱,改名公毅,字朗孙,别署拈花、天笑、钏影楼主等,吴县人。其祖父瑞瑛为书生,三十岁而卒。父韵竹为遗腹子,因家道中落,初业商,后作幕。天笑六岁拜师受教。八岁开始阅读中国古代小说和上海《申报》。十一岁开读五经、唐诗,并命题作文。十七岁父亡,家更贫困,不得己设帐授徒。十九岁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开始学日文、英文,并在苏州组织励学会,开办东来书庄,出售新书新刊。二十六岁创办《励学译编》月刊,并在该刊发表翻译小说《迦因小传》(与蟠溪子合译)。从此步人文坛。二十七岁时受蒯礼卿之派,赴上海经办蒯之金粟斋译书处,出版了严复所译《原富》等七部著作,并翻印谭嗣同《仁学》一书,半赠半售,以广宣传。二十九岁应聘任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监督,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著译小说和杂文。三十一岁应聘赴上海任《时报》编辑,创设副刊《余兴》,开近代报纸文艺副刊之先河。从此开始了专业作家兼文学编辑的生涯。他所工作过的报刊及出版社不下十余家,其中由他创办或主编的文学期刊有《小说时报》(1909)、《小说大观》(1915)、《小说画报》(1917)、《星期》(1922)等。20至40年代,逐渐摆脱了编辑工作,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9年初前往台湾。1950年转至香港,并定居于此,直至1973年去世,终年九十八岁。他在七十余岁和九十余岁时尚分别完成了《钏影楼回忆录》和《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合计五十余万字,可谓笔耕终生,至死方休。包天笑能诗文,但主要从事小说的创作和翻译,仅长篇即多达数十种,短篇更不计其数。初为翻译,并用文言体。直至1917年创办《小说画报》时,才幡然悔悟:“鄙人从事于小说界十余寒暑矣,惟检点旧稿,翻译多而撰述少,文言伙而俗话鲜,颇以为病也。”(《小说画报·短引》)从此注重创作,并尽量采用白话。在内容上特别重视所谓“教育小说”,是近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部分作品曾被采用为学校教材。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有《留芳记》、《上海春秋》、《人间地狱续集》(因毕倚虹已有《人间地狱》,故名)、《风流少奶奶》、《复古村》、《碧血幕》、《爱神之模型》、《沧州道中》、《布衣会》、《活动的家》等。著名的翻译小说除《迦因小传》外,尚有《馨儿就学记》、《孤雏感遇记》、《埋石弃石记》、《空谷兰》、《梅花落》、《千里寻亲记》等。其中部分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
包天笑《小说画报》
《上海春秋》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