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劉謙的貴人運

劉謙的貴人運

劉謙被推薦在1988年參加「大衛考柏菲全國兒童盃比賽」,得到冠軍,一戰成名。

貴人運
1王凱富
感謝台灣魔術教父王凱富老師影響他很深。

2徐磊思
已逝恩師「歡樂魔術師」徐磊思,劉謙說16歲跟在徐磊思身邊,學習整套綜藝又娛樂的表演模式。

報恩
感性的劉謙泛著淚光,說去拉斯維加、好萊塢魔術城堡表演,甚至看懂日文魔術書,都是為了恩師替他圓夢。

百度百科:
徐磊思
徐磊斯也叫徐磊思,男,台灣第一家魔術酒吧的創辦人,劉謙高中時曾在這家酒吧表演。 是劉謙在人生意義和價值上的老師以及啟蒙老師。

 中文名:徐磊斯

 別名:徐磊思

 職業:魔術師

 性別:男

 人物經歷

 劉謙16歲認識職業魔術師徐磊思先生,他教劉謙更專業的魔術手法,更重要的是他讓劉謙開始有了世界觀,知道閉門造車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國際交流。 徐磊思先生在1993年開了台灣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魔術酒吧。 劉謙課餘時在那裡打工表演,渡過了16歲到20歲的時期,這是劉謙人生中進步最快的時期,也是劉謙近距離魔術技巧最厲害的時期。

 魔術師Eric(程廣生)曾在湖南衛視的《金牌魔術團》第十二期劉謙慶生會中說他自己和劉謙相識是在徐磊斯的道具店裡。

劉謙(1976年6月25日—),臺灣職業魔術師,活躍於臺灣、中國大陸、日本、歐美各地,多次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國際性的魔術師大會,擔任演出嘉賓及專題講座的講師。2012年獲得世界魔術最高獎項—美國好萊塢魔術藝術學院(英語:Magic_Castle#Academy_of_Magical_Arts)的「年度魔術師獎」,成為歷史上首位獲得此榮譽的華人[1],與過去的獲獎者大衛·考柏菲、齊格菲與洛伊(英語:Siegfried & Roy)等並列為當代最傑出的魔術師之一。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大罷免時代人名錄

大罷免時代人名錄
H:選上的面臨罷免,未選上等待侯補上位。「安內攘外」,前人智慧未吸取,今人內耗又無大智慧面對世界大變局。20250202W7

網路報導
據了解,2025年2年3日日上午將有十八個選區的罷免團體赴中選會送出第一階段罷免提議書,包含北市王鴻薇、李彥秀;新北葉元之;桃市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竹市鄭正鈐;投縣游顥;中市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雲林丁學忠;台東黃建賓;花蓮縣傅崐萁等。另外,停職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提議也達標,將於同日一起送件。
隔週再送出其他八人。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湯佩姿

湯佩姿
H:湯佩姿(1997年11月7日~2022年11月29日)享年25歲。70次化療也打不倒的勇氣!24歲癌末女孩的樂觀人生。20250116W4

網路資料
湯佩姿(1998年11月7日~2022年11月29日)享年25歲。
學歷:高中,考上大學
抗癌歷程:2016年11月19歲時診斷出卵巢癌末期,努力抗癌。70次化療也打不倒的勇氣

積極經歷:
2019 年獲得台灣癌症基金會頒發《十大抗癌鬥士》,2020 年更將抗癌歷程撰寫集結成冊,出版書《癌.讓我懂得愛》;
2022 年她首次嘗試發起群眾集資,希望能把握現有的體力與時間,實現心中念念不忘的環島夢想。

網路報導
曾獲2019「十大抗癌鬥士」的25歲少女、「抗癌天使」湯佩姿,19歲時診斷出卵巢癌末期,努力抗癌多年的她,仍不敵病魔,於上月29日離世。3天前在高雄舉行告別式...
湯佩姿2022年11月29日星期二,下午在家人及朋友的圍繞陪伴下,安詳且沒有痛苦地離開了,得年24歲。她的告別式於12/11舉行,最後一程由湯媽媽捧著愛女的骨灰,將她送至橄欖園長眠,家屬並在臉書放上告別式照片。

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長王金平(左六)與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右六)出席2019年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典禮,與得獎者合影。 得獎者左起為蔡建民、鄭程日、田海龍、白御柔、林尚宣,右起為蘇坤煌、彭智良(台癌代領)、孫維瑄、歐庭華、湯佩姿。2019年11月17日
得獎者中最年輕的是22歲的湯佩姿,她以優異成績從高中畢業,成為大學新鮮人的19歲那年,鼠蹊的硬塊卻被確診為卵巢癌末期,而且已轉移至肺、肝、胸腔。醫師安排她住進安寧病房,腹水、噁心、嘔吐、白血球下降,痛苦到每天晚上怕自己再也醒不來。

在爸爸的鼓勵下,湯佩姿抗癌已超過三年,她成立粉絲專頁、創作歌曲自彈自唱,鼓勵其他癌友。湯佩姿領獎時說「如果今天我是一顆種子,陪伴我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就使我勇敢成長茁壯的水和陽光。」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系岡富子

系岡富子
H:網路報導「全世界最高齡人瑞、日本的系岡富子去年2024年12月29日老衰而亡,享年116歲。」人命的潛能無限。20250105W7

維基百科:
糸岡富子(日語:糸岡 富子/いとおか とみこ Tomiko Itooka,1908年5月23日—2024年12月29日[1]),是一名日本超級人瑞,自2023年12月12日巽房逝世後,日本和亞洲在世最長壽者,2024年8月19日瑪麗亞·布拉尼亞斯·莫雷拉逝世後成為在世最年長者。[2]
網路資料
全世界最高齡人瑞、日本的系岡富子去年12月29日老衰而亡,享年116歲。系岡喜歡喝乳酸菌飲料「可爾必斯」,有人說,這是她長壽的祕訣。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申昌源

申昌源
H:在東森財經新聞2100至2200播映「重返時間線」介紹韓國罪犯申昌源,逃亡907天,竊9億韓元,敗在前女友與警設局。特別查了申昌源。20250104W6

維基百科介紹:
申昌源

添加条目描述

申昌源(韓語:신창원/申昌源,1967年5月28日—)[2]是一名韓國罪犯。1997年,正在服無期徒刑的申昌源成功從釜山監獄越獄,其後多次逃脫警方追捕,直到兩年半之後才於全羅南道順天市被捕。申昌源的經歷引發了大規模的媒體報道;由於他數次逃脫追捕的傳奇經歷和將部分犯罪所得捐予窮困者的行為,有媒體稱他為「羅賓漢」 [3]或「洪吉童」,但韓國當局對此表示反對。[4] 無論如何,他的故事都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同情,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受申昌源影響,他最終被捕時所穿的彩色米索尼T恤也一時爆火。

事实速览 諺文, 漢字 ...

早年生活

1967年5月28日,申昌源出生於韓國全羅北道金堤市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的父親申洪善(韓語:신흥선) [5]是一個貧窮的農民;他的母親在他上小學時死於肝癌。申昌源僅讀完了小學,後來在獄中才通過國家考試獲得了中學文憑。[2] 後來,申昌源回憶童年的時候說:

“現在,為了抓捕我甚至動員了軍隊,花費了巨量的金錢,但是,避免產生我這樣的傢伙的方法是有的。如果在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老師有撫摸着我的頭說:「你是個善良的孩子啊」,哪怕只有一次,事情就不會到這種地步。五年級時,老師對着我喊:「你這小子,不拿錢來到學校幹什麼,快點滾吧」,惡魔就是那個時候在心中產生的。”——《申昌源 907日的告白》

1982年7月,時年15歲的申昌源人生第一次被捕:他的父親申洪善因他偷竊一個西瓜而將他交給警方;[6] 申洪善希望能夠使兒子改正,因此不顧周圍的反對,堅持將他送入了少年看守所,但最終事與願違。離開少年看守所後,申昌源前後三次因盜竊被捕,此外還因毆打和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各被逮捕一次。1989年,申昌源和三名共犯一起在首爾市城北區敦岩洞入室搶劫,搶劫過程中一名受害者被殺;同年9月,申昌源被捕,隨後被判處無期徒刑,送入青松監獄。 [6]

逃獄和追捕

1994年,申昌源被送到釜山監獄;1997年1月20日,他成功通過浴室通風井越獄;為此,他花費了數個月的時間鋸開了封鎖通風口的金屬條,並且節食減重以通過通風井。 [7] 逃亡過程中,申昌源在各地犯下多起盜竊和其他犯罪。警方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多次搜捕,申昌源數次受傷,但始終未被抓獲;這成為了韓國執法部門的公開尷尬,許多警察,包括一些中高級警官,都因此受處分或辭任。

1998年7月,警察在首爾市江南區認出了申昌源並盤問了他。申昌源再次驚險逃脫,但警方查獲了他駕駛的被盜汽車。在車上,警方發現了一本詳細記錄他逃獄和隨後活動的日記,大量的現金以及其他一些贓物。車上還有一頂假髮、一些被盜的身份證件和幾塊車牌。[8] 據確定,這些鈔票來自發生於富裕的首爾市方背洞的幾次入室盜竊。由於日記記載申昌源之前曾通過爬進窨井來躲避警察,警方於同月對首爾市江南區大母山附近的下水道系統進行了搜查,但沒有結果。[9] 此後不久,對申昌源的懸賞增加到5000萬韓元,這是當時韓國警方給出過的最大懸賞。[10]

根據申昌源的日記記錄,在逃亡過程中,他曾多次因為各種輕微違法被警察攔下:5月4日,在大邱因駕駛一輛擋風玻璃被非法塗黑的汽車,7月9日,在首爾市良才洞因在禁煙區吸煙。在每起案件中,申昌源都出示了偷來的身份證件,警察都沒有注意到他的臉與身份證件上的照片不符。[9] 申昌源在逃亡期間與許多女性同居過。

警方最終於1999年7月16日在全羅南道順天市一名與申昌源同居的女性家中將他抓獲。上門維修燃氣灶的維修工認出了申昌源,並且在離開之後向警方舉報了他。此時申昌源的懸賞已經增加到5500萬韓元。在被捕時,申昌源擁有1.8億韓元的現金和其他一些贓物。被捕後,申昌源被送回釜山監獄,正是兩年半前他成功逃獄的地方。[11]

據當局稱,申昌源在逃亡期間犯下了104起盜竊、5起入室盜竊、1起強姦和其他一些罪行。[2] 據稱他在逃亡期間也向孤兒院、無家可歸者和殘疾學生捐贈了數千美元。[3]

法院判決在申昌源本來的無期徒刑外追加22年6個月的有期徒刑。目前,申昌源在慶尚北道的青松第二監獄服刑。

公眾反應

由於他數次逃脫追捕的傳奇經歷和將部分犯罪所得捐予窮困者的行為,申昌源獲得了很大的名氣,而且甚至不全是惡名。在他被捕後不久,路透社的一篇報道甚至稱他為「羅賓漢」 [3] ,並將他與《洪吉童傳》的主角洪吉童相提並論。韓國警方強烈反對這種對申昌源的美化描述;警察新聞代表將這種英雄形象描述為外國媒體的創造: [12]

「韓國媒體對申昌源的犯罪歷程非常熟悉,並不認為他是『俠盜』;然而,外國媒體似乎在不完全了解情況的情況下撰寫了這些文章。我們打算準備一份駁文並將其發送給外國媒體的韓國辦事處。」

《亞洲時報》的一篇社論指出,申昌源並非僅從富人那裡偷竊,也沒有把大部分收入捐出去。相反,他只要有機會就會行竊,還被指控犯有強姦等其他罪行。[4]

申昌源的越獄和逃亡經歷也被比作在韓國走紅的美國電視劇《越獄》的情節。[13][14]

申昌源讓韓國警方感到尷尬,不僅因為警方長期未能抓獲他,還因為他指控警察存在廣泛的不當行為。申昌源報告說他曾親自賄賂警察,並指控警察強姦了他的女朋友。據美聯社報道,約有50 名警官因未能抓住申昌源而受到紀律處分,其中20人與他對腐敗的指控有牽連。[7]

申昌源的形象還得益於同時期的政府腐敗醜聞,例如在申昌源被捕的同一天因受賄而被捕的京畿道知事林昌烈的案件。腐敗的官員以犧牲窮人為代價來致富,而申昌源被視為劫富濟貧的工人階級的英雄。[15] 申昌源的受歡迎程度還使他成為了時尚偶像,特別是受他影響,他最終被捕時所穿的彩色米索尼T恤成為韓國流行的時尚單品。[16]

參考

關於此條目

檢視編輯歷史

昨日更新

檢視對話頁

討論改善此條目

延伸閱讀

先进统一党

申东赫

亡命人物

朱贤健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陳慶芳

陳慶芳
出生資訊:1951年出生,2019年8月4日,享壽68歲。
經歷:
陳慶芳的故居在二林鎮,1985年擔任北斗地政事務所股長,因調整一件土地測量糾紛,認識一名販售古物的人,引起收藏興趣;1991年他結識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長劉峰松並受影響,開始蒐集舊籍圖書。
陳慶芳前彰化縣長翁金珠任內2002年到2006年擔任文化局長,堪稱是彰化縣1、20年來唯一一位真正具備「文化人」背景的文化局長。

貢獻:曾推動「大家來寫村史」,號召地方文史工作者書寫自身、家族和生長的社區的共同記憶;陳慶芳慷慨熱心,捐贈許多珍貴文物給彰化縣地政文物館,退休後仍不減對文物的熱衷,勤跑骨董店、辦展覽、支援文化局各項文物需求,以古物延續對土地的愛戀。
陳慶芳生前任公職32年,於民國95年7月退休。曾擔任彰化縣員林、北斗地政事務所主任、彰化縣文化局局長;退休後仍受聘擔任彰化縣政府縣政顧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諮詢顧問,公餘埋首於地政、文化、歷史史料之蒐集與研究,著作豐富,且頗具參考價值,予以整理出版為陳慶芳文集。

歡喜收藏:文物收藏的故事

梁志忠, 郭双富, 陳慶芳, 洪敦光, 張洪米花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曾黎

曾黎
H:「星漢燦爛」飾演虎媽蕭元漪的曾黎「中戲 200 年一遇校花,卻怎麼都不紅?」,踏實的演戲,紅不紅是時勢,演技卻是永遠的。20241208W7

維基百科:
曾黎(1976年9月17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1],中國女演員,2000年本科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前榮信達影視藝人。曾與大學同學章子怡、梅婷、胡靜、秦海璐、傅晶、袁泉並稱中戲「七朵金花」[3],或與章子怡、梅婷、秦海璐、袁泉、胡靜、張彤、李敏(李馨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並稱中戲「八大金釵」[4]。

主持作品

2002年《電玩GOGOGO》節目主持人

影視作品

電視劇

2000年《本家兄弟》飾 李倩

2001年《東西奇遇結良緣》飾 曹燕燕(崔鶯鶯)

2002年《江山兒女幾多情》飾 苗翠花

2002年《全時空接觸》飾 艾依羅

2003年《神捕十三娘》飾 梅姑

2003年《男才女貌》飾 顏如玉

2003年《歸途如虹》飾 蘇晴

2004年《月色撩人》飾 華樺

2004年《沉默的證人》飾 馮薇

2004年《秦淮悲歌》飾 李十娘

2004年《好想好想談戀愛》飾 張芊芊

2005年《神舟》飾 林兮

2005年《聊齋志異之畫皮》飾 梅三娘

2006年《此情可問天》飾 聶凱凱

2006年《別問我是誰》飾 趙靈

2006年《傳奇皇帝朱元璋》飾 郭寧蓮

2006年《罪之緣》飾 陶然

2007年《走出你的愛》飾 胡小錦

2007年《廖家》飾 廖曼芳

2008年《藍色檔案》飾 宋珍妮/沈亞奇

2008年《朝九晚無》飾 彭靜瑩

2008年《傷情》飾 姚紫菡/許珮珊

2008年《軍人榮譽》飾 蘇玲芝

2009年《花籃的花兒香》飾 柳紅梅

2009年《單親媽媽的苦澀浪漫》飾 墨菲

2010年《蝦球傳》飾 黑牡丹

2010年《火紅的年代》飾 潘雅文

2010年《唐琅探案》飾 羅蘭

2010年《母親心》飾 陳靜書

2011年《最後征戰》飾 沈尋香

2011年《人到四十》飾 白曉燕

2011年《傳奇之王》飾 黃黛柔

2012年《我的傳奇老婆》飾 金芝

2012年《特警突擊隊》飾 鄭霞

2012年《步步殺機》飾 鄭曉婉

2012年《妯娌的三國時代》飾 馮雪

2013年《1977年的愛情》(又名:青春不回首)飾 康雯

2013年《我的父親母親》飾 葉秀蘿

2014年《家宴》飾 馮小米

2014年《女人的抗戰/雪蠶》飾 松洋雪櫻子

2015年《為愛堅守》(原名:妻子不設防)飾 秦雪梅

2016年《姐妹兄弟》飾 唐小雨

2016年《旋風十一人》飾 鍾艷

2016年《謎砂》飾 關霞

2016年《青雲志》飾 金鈴夫人

2016年《真心想讓你幸福》飾 劉露

2017年《地火2之真金不怕火煉》飾 蔣英

2017年《射鵰英雄傳》飾 李萍

2017年《大唐榮耀》飾 楊玉環

2017年《主婦也要拼》飾 伊蘭

2017年《醉玲瓏》飾 蓮妃(客串)

2017年 《兒科醫生》飾 葉梅

2018年《老男孩》飾 蕭薇(客串)

2018年《玄門大師》飾 冷翠(客串)

2018年《陪讀媽媽》飾 夏天

2018年《古劍奇譚2》(網絡劇)飾 傅清姣

2019年《倚天屠龍記》飾 王難姑

2019年《七月與安生》飾 安靜

2019年《在遠方》飾 霍梅

2020年《下一站是幸福》飾 吳美音

2021年《玲瓏》飾 緋天

2021年《約定》(網絡劇)飾 林悅然

2021年《大浪淘沙》飾 李勵莊(客串)

2021年《紅旗渠》飾 馮筱怡

2022年《幸福二重奏》飾 付曉芬

2022年《了不起的D小姐》(網絡劇)飾 董紅玉

2022年《好好說話》飾 牛志玲

2022年《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網絡劇)飾 蕭元漪

2022年《浮圖緣》(網絡劇)飾 榮安皇后

2023年《縱有疾風起》飾 方總

2023年《偷偷藏不住》 飾 黎萍

2023年《玉骨遙》(網絡劇)飾 白嫣

2023年《白日夢我》飾 林芷

2023年《繁城之下》(網絡劇)飾 林四娘

2023年《樂遊原》(網絡劇)飾 蕭妃

2023年《以愛為營》飾 唐亦

2024年《與鳳行》飾 沈木月

2024年《又見逍遙》(網絡劇)飾 巫後

2024年《末代廚娘》(2019年拍攝)飾 端康太妃

2024年《迎風的青春》飾 牛玲玲

待播中《好女無雙》(2017年拍攝)(網絡劇)飾 國師 (原名:西遊記女兒國)

待播中《李白》(2009年拍攝)飾 趙紅塵

待播中《天下長安》(2017年拍攝)飾 尹德妃

待播中《客家人》飾 梅卿

待播中《愛我別走》

待播中《一曲三笙》(又名:南煙齋筆錄)

待播中《烽火流金》

待播中《珍品》飾 蘇迪

待播中《深海1950》飾 王碧奎

待播中《獻魚》(網絡劇)飾 司馬萼/太后

待播中《陷入熱戀的我們》(網絡劇)飾 連惠

電影

2002年《煙雨紅顏》飾 陳素雲

2005年《票友》(電視電影)飾 張娜

2006年《理髮師》飾 宋嘉儀

2015年 《娘家人》宋老師

2017年《我是誰的寶貝》飾 沈秋霖

2019年《一生有你2019/Miss Forever》飾 方瑤/袁靜

2021年《陽光姐妹淘》飾 林青

2023年《倍兒喜歡你》飾 秀芳

2023年《開國將帥授銜1955》飾 鄒靖華

待播中《一閃一閃亮晶晶》飾 麗雲

待播中《中國大飛機》飾 李曉鷗

歌曲

曾經

草木之骨

月半彎(翻唱)


廣告代言

2010年詩琳美容旗下SBAA│18科研活化青春中心(香港)[5]

2023年 QuasarMD 科施佳首位形象大使

參考

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

中山美穗

中山美穗
維基百科介紹
中山美穗(日語:中山 美穂/なかやま みほ Nakayama Miho,1970年3月1日—2024年12月6日),日本女演員、歌手,1980年後期人氣偶像。妹妹中山忍亦為演員。
出生資訊: 1970 年 3 月 1 日,日本東京都小金井市
逝世: 2024 年 12 月 6 日,日本東京都東京惠比壽
配偶: 辻仁成 (結婚於 2002 年–2014 年)
身高: 158 公分
兄弟姊妹: 中山忍
網路報導
日本知名女星中山美穗2024年12月6日驟逝於東京都澀谷區的自宅浴室,被發現在浴缸裡溺斃,傳出有可能是溺斃或熱休克,享年54歲。
經紀公司在6日下午14時許宣布因中山美穗身體不適取消聖誕音樂會,不到半小時就公開中山美穗死訊,表示很遺憾。

林朝盟

林朝盟
H:林朝盟,藝名博神羅賓。除個人天分之外,加上自己努力,及潔身自愛,謹守本分,持續在舞台發光。在新北生活台「我的新北事」接受訪問有感。20241207W6

百度百科介紹:
林朝盟
魔術師
博神羅賓是全職的專業魔術師,擁有20年豐富的表演經驗,近年來,經常於三台及四台的綜藝節目露面;也曾受邀遠赴新加坡電視台演出。 透過螢光幕,已經有數百萬人目睹博神羅賓神奇又逗趣的表演。 博神羅賓的現場表演,不同於電視上的演出,也有別於傳統的魔術型態。 演出中以魔術為主軸,融合了歐美現今最受歡迎的脫口秀、搭配撲克牌絕技、歡樂氣球造型、逼真口技模仿和逃脫術,是國內秀場中獨樹一幟的表演形態。 互動性十足,過程中邀請觀眾參與,與觀眾同樂。 男女老少皆適合觀賞,以博神羅賓多年來豐富的演出經驗,必能創造現場神奇歡樂的氣氛

 中文名:羅賓

 別名:博神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日期:1964年



台灣魔術師-博神羅賓
 本名:林朝盟
林朝盟
1964年出生
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
輔仁大學魔術社創社社長
擅長才藝:魔術、撲克牌特技、逼真趣味口技模仿、腹語術、歡樂氣球動物造型
國際魔術會(IBM)會員
北美腹語師協會(NAAV)會員
表演風格、特色
百度百科介紹。

街頭藝人
林朝盟
表演者
林朝盟(羅賓)
縣市:新竹市
類別:表演藝術
表演介紹
魔術、口技模仿、魔術+造型球、腹語術。




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劉家昌

劉家昌
H:劉家昌
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於2024年12月2日往生,享年84歲。20241204W3

維基百科
劉家昌,中華民國作曲家、填詞人、歌手、電影導演和演員,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其演藝生涯活躍於20世紀70至80年代,提攜弟子劉文正、尤雅、甄妮、鳳飛飛、林青霞、費玉清、黃鶯鶯、楊林、鄧麗君等。
出生資訊: 1940 年 4 月 13 日,中國哈爾濱市
逝世: 2024 年 12 月 2 日,臺灣地區
配偶: 甄珍 (結婚於 1978 年–1987 年)、 江青 (結婚於 1966 年–1970 年)
子女: 章立衡
專輯: 黃鶯鶯之歌雲河電影主題曲、 劉家昌深情

網路報導
84歲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被媒體爆出於週一(2024年12月2日)因肺癌離世,早前媒體求證相關人士表示,劉家昌並未離世、仍在接受化療。不過,晚間近10點半,家屬發佈聲明證實劉家昌已經過世。劉家昌腦跟肺部有腫瘤,但不願積極治療。家屬發聲明證實,「我們摯愛的劉家昌老師於2024年12月2日因癌症安詳辭世。」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徐若瑄的正面態度

徐若瑄正面態度
H:癌症的治療影響存活率。20241106W3
網路報導:
有些人得了癌症,直面生死議題後,人生觀或價值觀都會改變。
徐若瑄被醫生告知得了甲狀腺癌後,因為一切來得太突然,讓她猝不及防,心情難免受到影響。她回家後,整理了思緒及工作排程,立即勇敢面對,隔天即著手辦理住院相關事宜,在台大醫療團隊照顧下接受手術治療。
徐若瑄說:「就是變得比較嘮叨些,嘮叨叮嚀著身旁的親朋好友們一定要定期做全身健康檢查,畢竟有些問題,是身體不會感到不適,但需要去處理。」跟朋友分享「天災人禍意外無可避免,好好過生活,不留遺憾。」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瘂弦

瘂弦
H:詩人已遠!20241012W6

網路報導
創立「創世紀」、文壇推手,並以〈如歌的行板〉聞名的詩人瘂弦在溫哥華時間10月11日辭世,享耆壽92歲。

維基百科
華語詩人
瘂ㄧㄚˇ弦ㄒㄧㄢˊ(1932年8月29日—2024年10月11日),本名王慶麟,出生於河南南陽,臺灣現代詩人。活躍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
出生資訊: 1932 年 8 月 29 日(92歲)

著作: 瘂弦詩選、 Abyss

代表作: 《瘂弦詩集》

文學運動: 超現實主義

本名: 王慶麟

逝世: 2024年10月11日 (92歲); 加拿大溫哥華




農委會表揚94年優秀農業人員人名錄

農委會表揚94年優秀農業人員人名錄

農委會即將表揚94年優秀農業人員,以激勵農業創新,提昇農業價值

發布日期:94-11-29

發布機關:農委會

各得獎人12人主要事蹟如下:
其傑出貢獻包括新品種育成、新產品開發、採後處理技術研發、農業經營創新、建立農業防災體系及動物輸入風險評估與禽流感診斷系統等等

一在促進優質農業發展方面,
亞洲蔬菜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正次:育成耐熱抗病蕃茄品種,突破夏天種植瓶頸;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廖萬正:育成平地梨新品種,解決進口梨接穗問題;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林棟樑:研發火鶴花採後海運處理技術,有效降低外銷成本;

水產試驗所組長吳純衡:研發魚鱗及海藻等高值化機能性產品萃取技術,增進資源利用效率;

中興大學教授蕭景楷:從事農業經濟研究及政策制度。提升我國農產品品質與發展,有目共睹。

二在落實安全農業方面,
台灣海洋大學教授江福松:建立台灣鯛品牌形象,推動生產履歷制度,提升外銷量;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副所長楊平政:建立動物及其產品輸入風險評估機制;

家畜衛生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李敏旭:建立禽流感快速診斷系統,有效防杜國外疫病入侵。對於保障國人健康安全,維護農業的永續發展,功不可沒。

三在發展休閒及生態農業方面,
林業試驗所組長林朝欽:研發科技化森林火災防救技術,維護森林生態;

水土保持局技正陳振宇:建構土石流防災應變體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農業試驗所研究員郭鴻裕:規劃及成立亞洲最大的台灣土壤陳列館,推廣土壤知識與資訊;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羅紹麟:創新林業經營理念。對於國土保安、生態維護、國人生命保障方面,備受肯定。

農委會主任委員李金龍強調,面對國際農產貿易自由化的競爭環境,農業必需運用知識與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確保產業領先的競爭優勢。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汪建民

汪建民
H:汪建民10月7日病逝「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天命難違,活在當下。」人生瀟灑走一回!20241008W2

汪建民
網路報導
男星汪建民罹患「肺腺癌4期」,今(2024年10月8日)日遭家屬證實2024年10月7日病逝,享年56歲。

汪建民(1968年1月23日—2024年10月7日)[1],臺灣男藝人。知名於演出單元劇《台灣靈異事件》。
總覽


出生資訊

1968年1月23日

台灣

逝世

2024年10月7日

臺北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汪建民,臺灣男藝人。知名於演出單元劇《台灣靈異事件》。 維基百科
汪建民肺腺癌逝!醫示警8症狀「常被誤認感冒」 75%發現已晚期

出生資訊: 1968 年 1 月 23 日,台灣

逝世: 2024 年 10 月 7 日,臺北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身高: 181 公分

代表作品: 台灣靈異事件

出道地點: 臺灣

活躍年代: 1993年-2024年

高陽

高陽
H:高陽的作品《胡雪巖》(《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 (聯經出版),最了解胡雪巖。「當代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善於以細膩的描敘烘托氛圍,使人如親臨其境,近古歷史小說創作者未有第二人。」「1959年,以中華民國空軍上尉軍銜退伍,進入報界。」軍人出身,多產作家,高陽晚年臥病在床,因為不懂得投資保險,其醫藥費都還是王惕吾先生代墊的。不善理財,幸得貴人(王惕吾)相助,否則也只能以晚景淒涼稱之。20241007W1

高陽
維基百科:
高陽,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史魚、孺洪等,以筆名「高陽」行。浙江杭州人,為中華民國當代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善於以細膩的描敘烘托氛圍,使人如親臨其境,近古歷史小說創作者未有第二人。河北高陽原為許姓郡望。家族聚居於錢塘橫河橋,至清末有四世尚書。
出生資訊: 1922 年 4 月 11 日,浙江省

逝世: 1992 年 6 月 6 日,臺北台北市

著作: 紅樓夢斷、 紅樓夢、 千門八將: 千手觀音、 千門八將: 永樂大典、 高陽作品集、 慈禧前傳、 燈火樓台, …

配偶: 郝天俠(離異)

高陽 (作家)

台灣作家(1922-1992)

高陽(1922年4月11日—1992年6月6日),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史魚、孺洪等,以筆名「高陽」行。浙江杭州人,為中華民國當代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善於以細膩的描敘烘托氛圍,使人如親臨其境,近古歷史小說創作者未有第二人。河北高陽原為許姓郡望。家族聚居於錢塘橫河橋,至清末有四世尚書。性嗜酒,有一說其筆名「高陽」是出自「高陽酒徒」的歷史典故,其實為誤。 許氏多郡望,長年世居多處。高陽筆名源於其世家高陽郡。因此高陽許氏。

Quick Facts 高陽, 性別 ...

簡介

其父許寶璞為清秀才,壯年早逝,由母親黃婉教養成人。

抗戰結束後,從事新聞工作。大學中途退學,考入國民政府空軍軍官學校書記,後在1949年隨軍赴台灣,駐居岡山。於軍中刊物、文藝活動中顯露才華。

1951年,高陽開始了他的小說創作歷程。(高陽早期的寫作主題不是歷史,而是言情諜報的通俗小說)

1957年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秘書,隨其調往台北。因此開始進入台北文壇,文名漸起。

1959年,以中華民國空軍上尉軍銜退伍,進入報界。在《中華日報》擔任主筆多年(後曾升任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特約主筆。亦因結識人稱「當代孟甞」的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先生的關係,在《聯合報》擔任特約小說作家,王老亦因愛才,才在高陽一生之中替其償還了不少債務,還曾撥了一棟房子供其居住。對於這些事,王惕吾先生曾說過:「像高陽這樣一位有才華的文人,他要求的不多,我負擔得起,不像有些才華不高的文人,卻要求的很多,那就不是我負擔得起囉!」。甚至到了高陽晚年臥病在床,因為不懂得投資保險,其醫藥費都還是王惕吾先生代墊的。病中之高陽心有所感曾在《病中手記》寫道:「我在少年輕狂時期,曾有一聯:天生傲骨難諧俗,養就雄心不受憐。惕老憐我,不是恤老憐貧之憐,而是憐才愛士之憐,每念及此,熱淚盈眶……」。

1962年,其長篇小說處女作《李娃傳》問世.並在這本小說上首次署名筆名「高陽」,從此洛陽紙貴一戰成名。

1989年訪泰山,因過度勞累,加上畢生嗜酒, 從此體況一落千丈。

1992年6月6日,高陽先生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一生創作頗豐,著作約90餘部,105冊,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三部曲、《慈禧全傳》、《紅樓夢斷》全集等。高陽的作品中對於清代歷史有着獨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為拿手的部分。他也是著名的紅學家。出版家霍寶珍曾言:「中國大陸有十一億人口,也沒有出過一個高陽」。亦著有《明朝的皇帝》。

主要著作列表

小說

《猛虎與薔薇》

《霏霏》

《落花生》

《紅葉之戀》

《凌霄曲》

《花落花開》

《避情港》

《紅塵》

《桐花鳳》

《驚蟄》

《李娃》

《愛巢》

《風塵三俠》

《少年遊》

《金色的夢》

《淡江紅》

《荊軻》

《紅燭》

《緹縈》

《清官冊》

《百花洲》

《慈禧全傳》(《慈禧前傳》、《玉座珠簾》、《清宮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臺落日》)

《紫玉釵》

《百花洲》

《胡雪巖》(《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 聯經出版

《鴛鴦譜》

《狀元娘子》

《金縷鞋》聯經出版

《鐵面御史》

《小白菜》

《小鳳仙》

《乾隆韻事》

《烏龍院》

《翠屏山》

《正德外記》

《花魁》

《印心石》

《劉三秀》

《徐老虎與白寡婦》

《大將曹彬》

《楊門忠烈傳》

《金色曇花》

《粉墨春秋》

《陳光甫外傳》

《草莽英雄》(又名《琵琶怨》)

《石破天驚》

《血紅頂》

《紅樓夢斷》(《秣陵春》、《茂陵秋》、《五陵遊》、《延陵劍》聯經出版、《曹雪芹別傳》聯經出版、《三春爭及初春景》聯經出版、《大野龍蛇》聯經出版)

《野豬林》

《林沖夜奔》

《魚的喜劇》

《燈火樓臺》聯經出版

《林覺民》

《丁香花》

《李鴻章》

《恩怨江湖》

《假官真做》

《再生香》

《王昭君》(原名《漢宮春曉》)

《八大胡同》

《鳳尾香羅》聯經出版

《玉壘浮雲》

《醉蓬萊》

《安樂堂》

《水龍吟》聯經出版

《蘇州格格》聯經出版

其他

《文史覓趣》

《明末四公子》

《清末四公子》

《同光大老》

《柏臺故事》

《清朝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

《紅樓一家言》

《高陽說曹雪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經出版

《高陽說紅樓夢》

《高陽說詩》(獲1984年台灣中山文藝獎之文藝論著獎)聯經出版

《大故事》

《高陽雜文》

《翁同龢傳》

《古今味》

《古今食事》

《梅丘生死摩耶夢》聯經出版

《宮闈蒐秘》

《清幫》

《高陽出擊》

與他人合著

《筆與槍》

《獵及其他》

家庭

高陽晚婚,49歲才同空軍少將郝中和之女,22歲的郝天俠結婚,但因高陽不擅理財,經常和高利貸往來;婚後育有一女,取名議今,10年後離異。許議今成年後長期旅居歐洲。

1983年,結識小其19歲伴侶吳菊芬。

其姑丈為俞平伯;曾叔祖為光緒朝軍機大臣許庚身。

參考文獻

大風之歌: 38位牽動臺灣歷史的時代巨擘,高關中著,由「獨立作家」出版

鄭穎:《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66 高陽》,國立臺灣文學館,ISBN:9789860463897

逸事

武俠作家古龍,亦酒中豪客。作家燕青曾對高陽驚嘆:「古龍豪飲,一大杯酒可以直接倒進肚子裡,仿佛可以省略喉管之旅。」高陽撲哧一笑,又搖頭:「這哪裡是喝酒,分明是在糟蹋酒。」雖然喝法不同,古龍確係高陽性格契合,酒道投緣的朋友。古龍英年而逝,生前好友購買48瓶XO威士忌灑向墳塋祭奠。高陽在場見證,既傷良友之逝,復感世事無常。更覺得人生有酒且須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大導演李翰祥系高陽好友,初進高門,連稱怪哉。因為大作家高陽的書房四壁兀立,根本見不到書,隨處可見的居然是成行成列的威士忌、白蘭地空酒瓶。其實,高陽非但自己就是一個兩腳書櫥,也藏書1500冊,不過另有安置所在。

傳記文學社長劉紹唐先生在憶高陽時說: 「我認識高陽,是在中央研究院,因為那兒有傅斯年圖書館,他常去那查資料,他查到什麼資料就很高興地扯著你不能走,我對高陽這種精神很佩服。」「高陽欠了我很多債,第一是鈔票的債;第二是文債,他答應了我的文章沒有交卷;第三是書債,他看了我的書喜歡的就拿走了,到現在不知拿走了多少書。講到文債,他已經開出題目來,第一個他要寫楊度,杜月笙周圍的八大文人之一。」「講到高陽的喝酒,是另有特色,當高陽拿起酒杯,是要講話的開始,他不像有的人你乾杯我乾杯的鬧酒,他不鬧酒,他喝酒時一定要向你,要向同桌的人講話,也許同桌的人只有少數人對他的話有興趣,他講什麼呢?他講詩,他另外講他新發現的資料,他很少喝得東倒西歪!」

外部連結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林海音

林海音
H:林海音(1918 年 4 月 28 日至2001 年 12 月 1 日),人間衛視「他們在島嶼寫作」第四集介紹,「城南舊事」為人所熟悉。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創辦純文學出版社20241005W6

維基百科
林海音,本名林含英,中華民國文學作家、編輯,苗栗頭份人,出生於日本大阪,4歲前居住在母親故鄉臺北廳板橋街,後遷居北京至成年。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後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後跟著回到臺灣,之後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主要成就有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終身成就獎和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

出生資訊: 1918 年 4 月 28 日,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逝世: 2001 年 12 月 1 日,臺北台北市

子女: 夏祖麗、 夏祖焯、 夏祖美、 夏祖葳

電影: 城南舊事

配偶: 夏承楹

兄弟姊妹: 林燕珠、 林燕玢、 林燕瑛、 林秀英

林海音(1918年4月28日—2001年12月1日),本名林含英,中華民國文學作家、編輯,苗栗頭份人,出生於日本大阪,4歲前居住在母親故鄉臺北廳板橋街(今新北市板橋區),後遷居北京至成年。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編輯,後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後跟著回到臺灣,之後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主要成就有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終身成就獎和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

Quick Facts 林海音, 出生 ...

林海音致力於發掘優秀的寫作人才,並鼓勵停筆多年的日治時期作家重新寫作,同時也曾受聘於省教育廳及國立編譯館編輯兒童讀物與編寫小學國語教科書,於語文教育上貢獻許多。林海音的成名作為小說《城南舊事》,另有創作散文、兒童文學等。她也在1967年創立《純文學》月刊,隔年創立純文學出版社,堪稱臺灣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在2001年因病逝世於台北。四十餘年來,林海音與其作家丈夫何凡(夏承楹)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對台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瑪姬•史密斯

瑪姬·史密斯
H:「麥教授去找鄧不利多校長了......。」著名英國演員瑪姬史密斯女爵士(Dame Maggie Smith)2024年9月27日於倫敦去世,享壽89歲。」網路報導。20240928W6

維基百科:
瑪姬·史密斯
出生資訊1934年12月28日英國伊爾福德
逝世2024年9月27日
英國倫敦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
瑪姬·史密斯女爵士,CH,DBE是一名英國女演員,從影60餘年,出演過60多部電影和70多部戲劇,被視為英國最傑出的演員之一。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子女: 托比·史蒂芬斯、 克里斯·拉金
配偶: 比佛利·克羅斯 (結婚於 1975 年–1998 年)、 羅伯特·斯蒂芬斯 (結婚於 1967 年–1975 年)
(外) 孫子/女: 黛西·葛莉絲·史蒂芬斯、 伊萊·阿利斯泰爾·史蒂芬斯
著名英國演員瑪姬史密斯女爵士(Dame Maggie Smith)9月27日於倫敦去世,享壽89歲。瑪姬史密斯的女演員生涯超過70年。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徐少強

徐少強
維基百科
徐少強(英語:Norman Chui Siu-keung,1950年10月16日—2024年9月1日),香港男演員及武術指導。
出生資訊: 1950 年 10 月 16 日,英屬香港

逝世: 2024 年 9 月 1 日,中國北京

配偶: Ho Suk-Foon (結婚於 ?–1983 年)

子女: 徐頴堃、 徐偉棟、 徐亦東

身高: 180 公分

代表作品: 電視劇: 《三少爺的劍》(1977年); 《天蠶變》(1979年); 《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1993年); 電影: 《武狀元蘇乞兒》(1992年)
網路報導:
主演知名港劇「天蠶變」演員徐少強昨天(20240915)驚傳罹患食道癌病逝(20240901),享年73歲。

孟海

孟海
H:紅花需綠葉陪襯。
孟海是鬼咬鬼(1989年12月23日)劇中飾演的小海,已於2023年10月09日往生,享年65歲。看劇只知主角,其他很少人願去了解。重播文化,看著看著演員已往生。20240918W3

維基百科:
孟海,原名孟景海,暱稱小海,香港演員、導演及動作指導,2018年正式簽約亞洲動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為製片人蘇志鴻旗下演員。80年代孟海曾是嘉禾電影公司旗下藝人,洪家班成員。(維基百科)

簡介

出生資訊: 1958 年 5 月 1 日,香港調景嶺

逝世: 2023 年 10 月 9 日,香港香港沙田

兒女: 一女

代表作品: 電影:: 《麒麟掌》; 《皇家師姐》; 《龍的心》; 《為你鍾情》

出道作品: 《風塵客》

暱稱: 小海
網路報導
【明報專訊】資深動作演員孟海(原名孟景海)前晚(20231009)因病離世,終年65歲。去年(2022)患食道癌,尋求很多醫生及治療方案,但未見好轉,離開時很安詳。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方瑜

方瑜
H:方瑜教授2024年9月3日12:40往生,生平只見求真百科,博客來有介紹。稍加整理。20240904W3

方瑜
方瑜教授
出生地:江蘇儀徵人
生卒資訊:1945年生,往生2024年9月3日中午12:40。享壽79歲。 
學歷:臺大中文研究所,日本慶應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兼職譯者。
家庭:丈夫李永熾教授。
經歷: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學底子來自於家學淵源,進入臺大中文研究所就讀後,受到老師台靜農、王叔岷的影響,將心力投注於唐宋詩詞及老莊思想上。中國詩學為其學術專長。創作以散文為主,亦寫古詩,曾獲中興文藝獎章。著作有︰散文集《交響曲的跫音》、《昨夜微霜》、《迴首》、《陶杯秋色》。[1]

著有「唐詩形成的研究」、「中晚唐三家詩析論」、「劉夢得的土風樂府與竹枝詞」等論文多篇。譯有里爾克著「馬爾泰手記」、毛姆著「書與你」、伏爾泰著「戇第德」等書;並有散文集「交響的跫音」。[2]

李永熾(1939年11月28日—),台灣台中市石岡區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已於2005年退休。長期致力於日本歷史、文化、社會等相關研究,亦譯有多本日文重要著作。1981年,曾擔任遠景版「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翻譯之一。其妻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方瑜,其長女李衣雲則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除醉心學術研究外,1980年代開始亦積極參與台灣解嚴後的社會運動暨政治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教授協會創會成員、建國黨發言人與決策委員、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總統府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主任、國策顧問等職務。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莊麗

莊麗
莊麗本名陳勤美。
出生資訊:(1932~2024)享壽92歲
出生地:花蓮
家庭:另一半是船員已過世,兒子也不在了,2個女兒今天告別式在場。
經歷
演過200部以上的電影和戲劇,曾在中日合作的影片《曼谷之夜》演張美瑤的母親。文化工作隊擔任舞台劇演員,台視開播後基本演員,閩南語演員演媽媽,賢妻良母,少奶奶,壞人,兇狠養母。
周遊說:她辦影人協會的活動,莊麗歌唱得很好。
網路報導
資深演員莊麗傳出在醫院逝世,享耆壽92歲,今2024年8月(17)日早上舉辦告別式,她與名製作人周遊都曾是台視開播的基本演員,演過200百多部電視劇。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劉威麟

劉威麟
H: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毅力驚人,令人佩服。20240808W4

網路資料:
日記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
Mr. 6,本名劉威麟,1976年12月出生於台北市,14歲全家移民加拿大,而後移居美國矽谷,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管理雙碩士,加拿大UBC資訊工程學士,Richmond高中畢業生,2004年後返回台灣結婚生子,2006年創立「Mr. 6」部落格,2009年創立米斯特六公司,於2018年印刷前半生日記。劉威麟日記自1992年7月9日開始記錄,當年15歲,而至2018年初次印刷日記時,時年41歲,總共寫了近26年日記,仍在繼續寫作中。

維基百科:
Mr. 6
Mr. 6(1976年12月10日—),本名劉威麟,是一位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的作家,14歲移民加拿大,而後移居美國矽谷,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管理(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雙碩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工程學士。[來源請求]

Quick Facts Mr. 6(劉威麟), 出生 ...

Mr. 6 被104網站稱為「在資訊流經濟體中,從無到有、迅速崛起的部落客代表人物。」[1]他從2006年6月6日開始進行網路寫作,每天寫作3000字[2],當時正逢網路創業低迷之際,Mr. 6將矽谷趨勢化為上千篇文章分享給網友[3][4]

著作

2002年9月:十八個博士@史丹佛


2004年3月:i主義把老闆變不見


2004年11月:別學北極熊:創業達人的7個特質和5個觀念


2005年6月:小米我想跟妳結婚


2005年8月:在C點佈局-下一波創意商機在哪裡?


2006年3月:享樂基金


2006年5月:雙語孩子王:打造世界級的雙語小天才


2006年7月:搶先佈局十年後


2007年8月:Sweet Spot:一夕爆紅網路效應


2008年4月:上班族硬起來


2008年12月:網路紅事件


2009年4月:力量系人類 ──讓人生逆轉勝的30個科學方法


2017年1月:今天是(短篇小說)


2018年1月:女暴和她家的受害者們(短篇小說)


2019年2月:英雄爸爸(繪本)


2021年3月:「1」的力量


日記

Mr. 6 曾公開表示自己有寫日記習慣。Mr. 6 曾對媒體表示,當年住在加拿大,由於孤單及交友障礙產生了嚴重的口吃問題,因為寫日記而成功治癒。[5] Mr. 6自15歲開始寫日記,日記內容現已完全公開在網路上,如此每天大量文字吐露行蹤,讓自己生活在眾人注視下,無論是透明度、文字量、時間長度皆為史上前所未見 [6]

家庭

從小立志結婚的Mr. 6在離婚後,將自己痛苦經歷化為幫助別人的決心,於2018年創作了《英雄爸爸》繪本,此繪本曾幫助過一些辛苦的離婚爸爸,其中一位曾燒炭三次未果,後來因為看了這本書,醒悟後就不再自殺了[7] 。後來他創辦同名的「英雄爸爸公司」以及「Help Fathers Foundation」,舉行各種讀書會、分享會,搭建起社群,彼此陪伴與打氣,甚至成為了亞洲第一位美國國家離婚專家協會(NADP)認證的離婚專家(Certified Divorce Specialist)。[8][9]

離婚後父代母職、辭職在家獨力撫養孩子長大的Mr. 6曾在2020年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說:「多元共融在社會很難,在家庭更難,我想我會繼續用感謝化解差異,做一個友善的父母,讓孩子得到雙倍的愛。」[10][11]

參考資料

[1]

104.com.tw: 成功行銷經營-從部落客到創業家[失效連結]


[2]

2014年4月29日:今周刊 - 話題人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大家健康雜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342期 - 2015年10月


[4]

Knowing新聞:「創作時代」,是網路啟發了創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2007年1月1日號 - 數位時代 - 六先生的網路創業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今週刊: 賣力工作,還要樂在工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記者鄭亦庭、蔡昀真/臺北市、新北市報導 - 英雄爸爸出書 協助爸爸走出失婚陰霾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 人生勝利組,婚姻慘觸礁》Mr.6劉威麟:我們從小被教育該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我們幸福的方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CDS® Directory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女人迷經典金句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2020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六名講者生命故事大公開 -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安妮李斯特

安妮·李斯特
維基百科介紹:
安妮·李斯特(Anne Lister,1791年4月3日—1840年9月22日)是一位英格蘭地主,日記作家,登山家,旅行家,出生於西約克郡的哈利法克斯。在她的一生中,她用日記記錄了她日常生活的細節,包括她的女同性戀關係,她的經濟問題,她的工業活動,以及她翻修希布登公館(英語:Shibden Hall)的工作。[1]她的日記有400多萬字,其中約六分之一 - 關於她的浪漫和性關係的私密細節 - 都是用密碼寫的。[1]密碼是一些代數和古希臘語的組合,在1930年代被破譯。

2024年7月9日 星期二

謝津

謝津
維基百科
謝津(1971年5月11日一1999年2月14日),出生於天津市,華語流行樂女歌手、音樂人。 1986年,謝津憑藉《草帽歌》獲得天津市專業、業餘歌手“希望杯”大獎賽通俗唱法第二名。 1987年,發行音樂專輯《搖盪的歌》。 1988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勁歌女俠》,並與其母到北京發展,很快嶄露鋒芒。
簡介
專輯: 搖蕩的歌
所屬唱片公司: 深圳市声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 國語流行歌曲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劉雪華

劉雪華
維基百科
劉雪華(19591112~),香港女演員,出生於北京。 劉雪華除了一雙靈活大眼十分上鏡,更因為可於三秒內快速掉淚,擅演哭戲,而被傳媒冠以「水龍頭」稱號來妙喻她的精彩演技,許多觀眾也盛讚她的哭戲演的唯美、畫面好看,甚至她的名字連帶變為形容人擅哭的代名詞,進而街知巷聞。
簡介
出生資訊: 1959 年 11 月 12 日(64歲),中國北京
配偶: 鄧育昆 (結婚於 1999 年–2011 年)
身高: 168 公分
代表作品: 《幾度夕陽紅》; 《煙雨濛濛》; 《庭院深深》; 《在水一方》; 《海鷗飛處彩雲飛》
出道作品: 電影《情不自禁》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陳雲卿

陳雲卿
陳雲卿點傳師傳
H:天密堂的導師,一貫道的行銷大師。

陳雲卿
出生:民23年,卒於民85年2月27日(農曆正月九日)。
家庭:父陳鍊,母陳簡旦。弟妹共三男五女。
學歷:國小。
經歷:新莊紡織姑娘,販賣高麗蔘。被稱蔘仔小姐。
創設:陳錬先生於么兒陳逢山三歲時(1958年11月1日),在樹林山佳的山上開設「陳氏佛堂」。開設佛堂後,顯化很多,當時林嬌點傳師、趙曉點傳師……等,常常到山上佛堂慈悲賜導,這就是天密堂的前身。陳氏佛堂將不敷使用的空間向上增建,於1973年增建三樓,完工後把佛堂移至三樓,並恭請張老前人重新安堂,承蒙張老前人慈悲賜名「天密堂」。19581223創立天密堂,後學於2018年12月23日舉辦感恩60週年慶。
生平:民44年21歲其母親引領至堂伯父家求道。
民47年24歲,聽邱點傳師禮囑,啟發求道,勤讀善書,背熟佛規禮節,追隨大伯父及點傳師求道。與母販賣高麗蔘工作,拓展人際關係,渡化眾生,赢得蔘仔小姐,御史大人。自勉:代天宣化為宗旨,超生了死為目的。
民60年37歲,赴中部坐機車後,脚跟傷,仍以大無畏感動道親,開設申堂百餘間。對直屬前輩敬重有加。如對鶯歌蕭點傳師。
推手:一貫道的推銷員,成全道親的能手。天密堂道務擴展到澳大利亞。
手提包的寶物:簡單葯品,如感冒、頭痛、腹痛等葯,以及錄音帶、善書。
民85年62歲,病危仍關切道親及院務舆沙鹿慈興講堂與張老前人慈悲開示,最後於農曆正月初九日,與世長辭,也完成了心願安設百間佛堂,並繼師生前志向:代天宣化為宗旨,超生了死為目的,作為天密人指標。<摘錄自不畏風霜雨露重,一心只為救塵凡。作者李西川,陳秀卿。>
母親陳簡旦歷程:
http://www.1-kuan-tao.org.tw/zongsu/culture/9902/magzine_subject.asp?isession=226&iorder=25&subject=%A4%D1%B1K%A4j%AEa%AA%F8%20%A1%D0%20%B3%AF%C2%B2%A5%B9%A6%D1%BE%C2%A5D%AD%D7%BF%EC%BE%FA%B5%7B
陳簡旦
天密大家長 - 陳簡旦老壇主修辦歷程 /張尚瑩採訪 淨慈整理

蔡領導點傳師慈悲指出:「天密堂是由已成道的陳雲卿點傳師所開創,再由白阿美點傳師繼承道務,將天密家風發揚光大,使天密道務發展至國內外。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陳昆乾

陳昆乾
楊樹清報導:
我們敬愛的老校長方舟~陳昆乾先生(1939~2024)蒙主恩召,昨2024年6月29日上午11:50在台北安詳離世,安息主懷,回到天家。 享壽86歲 。 
本籍:金湖鎮山外村
現居:新北市永和區
學歷:臺灣師大教育學士、政大教育研究所
經歷:曾任金門莒光、中正國小校長、金門縣政府督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專門委員兼秘書室主任退休

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

葉莉

葉莉
維基百科:
葉莉是上海人,中國女子籃球運動員,曾經效力上海東方八爪魚隊,位置是中鋒,她身高1.93米。 葉莉1996年進入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1998年入選國家青年隊,1999年底進國家集訓隊。生涯最好的成績是2004年代表中國國家女子籃球隊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

簡介

出生資訊: 1981 年 11 月 20 日(42歲),中國上海

配偶: 姚明 (結婚於 2007 年)

身高: 190 公分


David Morrell

David Morrell
博客來介紹:
大衛·莫瑞爾(David Morrell),加拿大作家,《滴血》(First Blood)系列小說作者,被譽為“蘭博之父”。著有30餘部作品,全球暢銷2000萬冊,其中《滴血》系列被譯為26種語言,成為劃時代經典。

百度百科介紹:
大卫·莫瑞尔

加拿大裔美国作家

大卫·莫瑞尔,加拿大裔美国小说家, 1943年4月24日出生于安大略省基奇纳,以其1972年首部小说《第一滴血》而闻名。

中文名

大卫·莫瑞尔

外文名

David Morrell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基奇纳

出生日期

1943年4月24日

人物经历

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的作品行销全球,总印量达到1800万册,并被翻译成22种语言。其作品大部分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第一滴血》引起极大轰动,为广大观众和读者所喜爱。迄今戴维·默菜尔共创作20余部作品,作品已被翻译成30种语言。 包括《第一滴血》、《燃烧的锻赭石》等。同时,他还是美国爱荷华大学文学教授,现居住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1] 。

大卫·莫瑞尔

个人作品

小说作品:《第一滴血》《黑色夜晚》《迷途漫漫》《第五职业》《血的誓言》《燃烧的锻赭石》等

电影编剧:《第一滴血》系列电影 [2]

大卫·莫瑞尔 David Morrell的全部作品(13)

年份评价全部(未上映) 兰博:新鲜血液 第一季2030-编剧HOPE: A Rambo fan film2023

编剧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2019

 7.6

编剧 - Based on the Character Created byFirst Blood: Rambo Takes the 80s Part 12018

演员第一滴血42008

 7.6

制片人 / 编剧描绘第一滴血2002

演员 - 自己这一次,我们去赢2002

演员 - 自己无间之欲1997

 6.9

编剧玫瑰兄弟情1989

编剧怪物 第一季1988

编剧第一滴血31988

 7.6

编剧兰博1986

 7.7

编剧第一滴血21985

 7.8

编剧

> 我来报错

> 去 大卫·莫瑞尔 影人页


維基百科
大衛·莫瑞爾

加拿大-美國作家

Bruce DeSilva's Rogue Island - WordPress.com

電影

第一滴血, 第一滴血第三集, 第一滴血續集

年齡

81 歲

1943年4月24日

大衛·莫雷爾(David Morrell) 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國作家,其1972 年的處女作《第一滴血》後來被改編成1982 年的同名電影,並催生了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 主演的成功的《第一滴血》系列電影。他寫了 28 部小說,作品被翻譯成 30 種語言。 维基百科(英文)

簡介

出生資訊: 1943 年 4 月 24 日(81歲),加拿大基奇纳

配偶: 唐娜·馬齊亞爾斯 (結婚於 1965 年)

子女: 馬修·莫雷爾、 莎理·莫雷爾



David MorrellArticle

Talk

Language

Download PDF

Watch

Edit

For other people named David Morrell, see David Morrell (disambiguation).

David Morrell (born April 24, 1943) is a Canadian-American author whose debut 1972 novel First Blood, later adapted as the 1982 film of the same name, went on to spawn the successful Rambo franchise starring Sylvester Stallone.[1] He has written 28 novels, and his wor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30 languages.[2] He also wrote the 2007–2008 Captain America comic book miniseries The Chosen.

David Morrell

Morrell in 2009

BornApril 24, 1943 (age 81)
Kitchener, Ontario, CanadaOccupationAuthorCitizenship

Canada

United States

Alma materSt. Jerome's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 (B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MA, PhD)Notable worksFirst BloodChildrenDaughter: Sarie
Son: Matthew (deceased)Websitedavidmorrell.net

Contents

Early life

edit

Morrell was born on April 24, 1943, in Kitchener, Ontario, Canada, the son of Beatrice, an upholsterer, and George Morrell, a Royal Navy flier.[3] He decided to become a writer at the age of 17, after being inspired by the writing in the classic television series Route 66.[1] In 1966, Morrell received his B.A. in English from St. Jerome's University (affil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and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with Hemingway scholar Philip Young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where he would eventually receive his M.A. and Ph.D. in American literature.[1]

Career

edit

During his time at Penn State he met science fiction writer Philip Klass, better known by the pseudonym William Tenn, who taught the basics of writing fiction.[2] Morrell began work as an English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in 1970. In 1972, his novel First Blood was published; it would eventually be made into the 1982 film of the same name starring Sylvester Stallone as Vietnam veteran John Rambo.[1] Morrell continued to write many other novels, including The Brotherhood of the Rose, the first in a trilogy of novels, which was adapted into a 1989 NBC miniseries starring Robert Mitchum. He gave up his tenure at the university in 1986 in order to write full-time.[2] In 1988 he received the Horror Writers Association award for best novella; Orange Is for Anguish, Blue for Insanity.[4]

Despite John Rambo being killed at the end of Morrell's source novel, Morrell wrote the novelization of Rambo: First Blood II, and explained in the preface that he was bringing the character back to life.

Morrell is the co-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hriller Writers organization.[2]

Personal life

edit

Morrell's teenaged son Matthew died of Ewing sarcoma, a rare form of bone cancer, in 1987. In 2009 his granddaughter died of the same form of cancer. The trauma of his loss influenced Morrell's work, in particular in his creative fiction memoir about Matthew, Fireflies. The protagonist of Morrell's novel Desperate Measures also experiences the loss of a son.[2]

Morrell is a graduate of the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for wilderness survival as well as the G. Gordon Liddy Academy of Corporate Security. He is also an honorary lifetime member of the Special Operations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Former Intelligence Officers.[2]

According to his website, he has been trained to handle firearms, crisis negotiation, assuming identities, executive protection, and defensive driving, among numerous other action skills that he describes in his novels. He earned an FAA licence to pilot his own small plane as part of research for his 2009 novel, The Shimmer.[2]

Morrell became an American citizen in 1993.[5][6] He lives in Santa Fe, New Mexico.[7]

Morrell was presented with the 2009 ThrillerMaster Award from the ITW.[8]

Bibliography

edit

Rambo series

edit

First Blood (1972) ISBN 0-446-36440-1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 novelization of the film of the same name ISBN 0-515-08399-2

Rambo III (1988) - novelization of the film of the same name ISBN 0-515-09333-5

The Abelard Sanction series

edit

The Brotherhood of the Rose (1984) ISBN 0-449-20661-0

The Fraternity of the Stone (1985) ISBN 0-449-20973-3

The League of Night and Fog (1987) ISBN 0-449-21371-4

The Abelard Sanction (short story)

in Thriller: Stories To Keep You Up All Night (2006) ed. James Patterson ISBN 1-74116-335-8

Creepers series

edit

Creepers (2005) ISBN 1-59315-357-0

Scavenger (2007) ISBN 1-59315-483-6

Thomas De Quincey series

edit

Murder as a Fine Art (2013) ISBN 0-316-21678-X

The Opium Eater: A Thomas De Quincey Story (short story) (2015)

Inspector of the Dead (2015) ISBN 0-316-32393-4

Ruler of the Night (2016) ISBN 978-0-316-30790-1

Other fiction

edit

Testament (1975) ISBN 0-446-69191-7

Last Reveille (1977) ISBN 0-446-36442-8

The Totem (1979) ISBN 0-446-36446-0

Blood Oath (1982) ISBN 0-312-95345-3

The Hundred-Year Christmas (1983) - illustrated by R. J. Krupowicz ISBN 0-937986-57-7

Fifth Profession (1990) ISBN 1-59737-769-4

The Covenant of the Flame (1991) ISBN 0-446-36292-1

Assumed Identity (1993) ISBN 0-446-60070-9

Desperate Measures (1994) ISBN 0-446-60239-6

The Totem (1994) - unabridged ISBN 0-446-36446-0

Extreme Denial (1996) ISBN 0-446-60396-1

Double Image (1998) ISBN 0-446-60696-0

Black Evening (short stories) (1999) ISBN 0-446-60864-5

Burnt Sienna (2000) ISBN 0-446-60960-9

Long Lost (2002) ISBN 0-446-61194-8

The Protector (2003) ISBN 0-446-61403-3

Nightscape (short stories) (2004) ISBN 0-7553-2174-X

The Spy Who Came for Christmas (2008) ISBN 1-59315-701-0

The Shimmer (2009) ISBN 1-59315-580-8

The Naked Edge (2010) ISBN 1-937760-22-7

Non-fiction

edit

John Barth: An Introduction (1976) ISBN 0-271-01220-X

Fireflies (1988) ISBN 1-937760-29-4

Lessons from a Lifetime of Writing: A Novelist Looks at His Craft (2002) ISBN 1-58297-270-2

The Successful Novelist: A Lifetime of Lessons about Writing and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4022-1055-6

Comic books

edit

Captain America: The Chosen (2007–2008)

The Amazing Spider-Man #700.1 & 700.2 (2013–2014)

Savage Wolverine #23 (2014)

See also

edit

List of University of Waterloo people

References

edit

^ Jump up to:a b c d Pullen, Rick (August 13, 2020). "My First Thriller: David Morrell". CrimeReads. CrimeReads. Retrieved August 30, 2020.

^ Jump up to:a b c d e f g "Biography".

^ "Morrell, David 1943– | Encyclopedia.com".

^ Black Evening: Tales of Dark Suspense

^ Morrell, David (November 3, 2018). "David Morrell - Posts". Facebook. Retrieved November 3, 2018. I had an exciting day yesterday. Decided to vote early. Born in Canada, I became a U.S. citizen in 1993. Since then, I've never missed voting in any election--schoolboard, city, state, national. It truly excites me to be able to do so.

^ @_DavidMorrell (November 3, 2018). "I'm a Canadian immigrant who became a U.S. citizen. Since 1993, I never failed to vote in an election of any kind. Yesterday I proudly did so again" (Tweet) – via Twitter.

^ "David Morrell". Retrieved August 31, 2010.

^ "The 2011 Thriller Awards". ITW. Retrieved August 27, 2011.

Further reading

edit

"Morrell, David" by Adam Meyer, in David Pringle (editor), St. James Guide to Horror, Ghost and Gothic Writers. Detroit, MI: St. James Press, 1998, ISBN 1-55862-206-3.

External links

edit

Wikimedia Commons has media related to David Morrell.

Official website

Biography for David Morrell at IMDb

David Morrell at the Internet Speculative Fiction Database 

International Thriller Writers

The story behind Murder as a Fine Art - Online Essay by David Morrell at Upcoming4.me

Interview with David Morrell, A DISCUSSION WITH National Authors on Tour TV Series, Episode #113 (1994)

Last edited 4 days ago by Augmented Seventh

RELATED ARTICLES

First Blood (novel)1972 novel by David Morrell

The Totem

Rambo: Last Blood2019 American film by Adrian Grunberg

Content is available under CC BY-SA 4.0 unless otherwise noted.

Privacy policy

 

Terms of Use

Desktop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殺人魔名册

殺人魔名冊
殺人魔名冊:全球150名極惡連環殺手檔案

書本集數                                             請選擇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作者

 傑克˙羅斯伍德(Jack Rosewood) 蕾貝卡.洛 (Rebecca Lo)

譯者

 翁雅如

ISBN

9789865061586

上市時間

2021-06-30

目錄

前言
 
伊立爾斯.亞布里森 ELIAS ABUELAZAM
史蒂芬.艾奇穆洛 STEPHEN AKINMURELE
查爾斯.艾爾布萊特 CHARLES ALBRIGHT
羅德尼.亞卡拉 RODNEY ALCALA
丹尼爾.卡馬戈.巴博薩 DANIEL CAMARGO BARBOSA
羅伯特.貝爾德拉 ROBERT BERDELLA
大衛.伯科維茨 DAVID BERKOWITZ
保羅.坎尼斯.伯納多 PAUL KENNETH BERNARDO
瑪莉.貝斯納 MARIE BESNARD
肯尼斯.阿列西奧.比揚齊與安傑洛.布諾 KENNETH ALESSIO BIANCHI AND ANGELO BUONO
聖經約翰 BIBLE JOHN
理察.貝格沃爾德 RICHARD BIEGENWALD
亞瑟.蓋瑞.畢夏普 ARTHUR GARY BISHOP
勞倫斯.西格蒙德.比特克和羅伊.路易斯.諾里斯 LAWRENCE SIGMUND BITTAKER AND ROY LEWIS NORRIS
羅伯.布萊克 ROBERT BLACK
泰瑞.布萊爾 TERRY BLAIR
威廉.波寧 WILLIAM BONIN
波士頓勒殺狂 BOSTON STRANGLER
傑瑞.布魯多斯 JERRY BRUDOS
泰德.邦迪 TED BUNDY
約翰.賈斯汀.邦廷 JOHN JUSTIN BUNTING
里卡多.卡普托 RICARDO CAPUTO
大衛.卡本特 DAVID CARPENTER
理查.特倫頓.切斯 RICHARD TRENTON CHASE
安德烈.切卡提洛 ANDREI CHIKATILO
索爾.尼斯.克立斯丁森 THOR NIS CHRISTIANSEN
道格.克拉克 DOUG CLARK
克利夫蘭軀幹殺人魔 THE CLEVELAND TORSO MURDERER
卡羅.愛德華.柯爾 CARROLL EDWARD COLE
亞道夫.康斯坦佐 ADOLFO CONSTANZO
狄恩.柯羅爾 DEAN CORLL
安東(東尼)尼查爾斯.科斯塔 ANTONE (TONY) CHARLES COSTA
理查.科廷罕 RICHARD COTTINGHAM
傑佛瑞.丹墨 JEFFREY DAHMER
卡爾。登克 KARL DENKE
保羅.丹尼爾 PAUL DENYER
南妮.多斯 NANNIE DOSS
約瑟夫.E.當肯三世 JOSEPH E. DUNCAN III
瓦特.E.艾利斯 WALTER E. ELLIS
肯尼斯.厄斯金 KENNETH ERSKINE
唐納.雷洛.伊凡斯 DONALD LEROY EVANS
蓋瑞.C..伊凡斯 GARY C. EVANS
賴瑞.艾勒 LARRY EYLER
佩德羅.羅德里格斯.菲略 PEDRO RODRIGUES FILHO
亞伯特.費雪 ALBERT FISH
鮑比.傑克.佛勒 BOBBY JACK FOWLER
洛尼.大衛.富蘭克林二世 LONNIE DAVID FRANKLIN, JR.
公路魅影 FREEWAY PHANTOM
威廉.派翠克.費艾夫 WILLIAM PATRICK FYFE
約翰.偉恩.蓋西 JOHN WAYNE GACY
路易斯.蓋拉維多 LUIS GARAVITO
唐納.亨利.蓋斯金斯 DONALD HENRY GASKINS
艾德.蓋恩 ED GEIN
羅倫佐.吉利亞德 LORENZO GILYARD
哈維.葛拉特曼 HARVEY GLATMAN
比利.葛雷茲 BILLY GLAZE
比利.戈爾 BILLY GOHL
史蒂芬.格力非斯 STEPHEN GRIFFITHS
羅伯特.韓森 ROBERT HANSEN
基斯.杭特.傑斯柏森 KEITH HUNTER JESPERSON
戴爾菲納與瑪莉亞.德黑蘇斯.岡薩雷斯
DELFINA AND MARÍA DE JESÚS GONZÁLEZ
開膛手傑克 JACK THE RIPPER
密爾頓.強森 MILTON JOHNSON
約翰.朱貝爾 JOHN JOUBERT
席爾多.卡欽斯 THEODORE KACZYNSKI
派翠克.卡爾尼 PATRICK KEARNEY
艾德蒙.肯珀 EDMUND KEMPER
羅傑.奇伯 ROGER KIBBE
史考特.李.慶伯爾 SCOTT LEE KIMBALL
安東尼.柯克蘭 ANTHONY KIRKLAND
保羅.約翰.諾爾斯 PAUL JOHN KNOWLES
瓦西里.科馬洛夫 VASILI KOMAROFF
藍迪.史蒂芬.卡拉夫特 VASILI KOMAROFF
卓欽.克洛爾 JOACHIM KROLL
理查.庫科林司基 RICHARD KUKLINSKI
倫納德.雷柯與查爾斯.吳 LEONARD LAKE AND CHARLES NG
德瑞克.陶德.李 DERRICK TODD LEE
科迪.勒波科夫 CODY LEGEBOKOFF
鮑比.喬.朗 BOBBIE JOE LONG
長島連續殺人狂 LONG ISLAND SERIAL KILLER
佩德羅.羅佩茲 PEDRO LÓPEZ
彼得.倫丁 PETER LUNDIN
肯尼斯.麥可達夫 KENNETH MCDUFF
麥可.偉恩.麥格雷 MICHAEL WAYNE MCGRAY
彼得.曼努爾 PETER MANUEL
理查.勞倫斯.馬奎特 RICHARD LAURENCE MARQUETTE
大衛.馬斯特 DAVID MAUST
伊凡.彌拉特 IVAN MILAT
約翰.艾倫.穆罕默德與李.波伊德.馬爾弗 JOHN ALLEN MUHAMMAD AND LEE BOYD MALVO
約瑟夫.納索 JOSEPH NASO
唐納.尼爾森 DONALD NEILSON
丹尼斯.尼爾遜 DENNIS NILSEN
戈登.史都華.諾斯考特 GORDON STEWART NORTHCOTT
安納托利.歐諾普林科 ANATOLY ONOPRIENKO
克利福.歐爾森 CLIFFORD OLSON
卡爾.潘茲蘭姆 CARL PANZRAM
傑拉德.帕克 GERALD PARKER
希爾里.寶林 THIERRY PAULIN
路易絲.皮特 LOUISE PEETE
克里斯多福.彼得森 CHRISTOPHER PETERSON
亞力山大.皮修斯金 ALEXANDER PICHUSHKIN
羅伯特.皮克頓 ROBERT PICKTON
諾伯特.波爾奇 NORBERT POEHLKE
哈利.袍爾斯 HARRY POWERS
克雷格.普來士 CRAIG PRICE
克里歐福斯.普林斯二世 CLEOPHUS PRINCE JR.
丹尼斯.雷德 DENNIS RADER
理查.拉米耶茲 RICHARD RAMIREZ
大衛.帕克.雷 DAVID PARKER RAY
馬爾文.里斯 MELVIN REES
瑪莎.倫德爾 MARTHA RENDELL
羅伯特.班.羅茲 ROBERT BEN RHOADES
蓋瑞.里治威 GARY RIDGWAY
喬爾.里夫金 JOEL RIFKIN
約翰.愛德華.羅賓森 JOHN EDWARD ROBINSON
提亞哥.戈梅茲.達羅卡 TIAGO GOMES DA ROCHA
代頓.雷洛.羅傑斯 DAYTON LEROY ROGERS
格倫.羅傑斯 GLEN ROGERS
丹尼.洛林 DANNY ROLLING
羅伯特.羅澤爾 ROBERT ROZIER
馬克.薩平頓 MARC SAPPINGTON
亞瑟.肖克羅斯 ARTHUR SHAWCROSS
哈羅德.希普曼 HAROLD SHIPMAN
丹尼爾.李.希伯特 DANIEL LEE SIEBERT
羅伯特.約瑟夫.瑟維利亞二世 ROBERT JOSEPH SILVERIA, JR.
喬治.約瑟夫.史密斯 GEORGE JOSEPH SMITH
勒謬爾.史密斯 LEMUEL SMITH
莫里斯.所羅門二世 MORRIS SOLOMON JR.
安東尼.索威爾 ANTHONY SOWELL
堤摩西.威爾森.斯賓塞 TIMOTHY WILSON SPENCER
卡里.斯泰納 CARY STAYNER
彼得.薩克利夫 PETER SUTCLIFFE
詹姆士.史旺 JAMES SWANN
瓦西.塔蘇希克 VASILE TCACIUC
約翰.弗羅伊德.湯瑪士 JOHN FLOYD THOMAS
彼得.托賓 PETER TOBIN
莫里.崔維斯 MAURY TRAVIS
亨利.路易斯.華勒斯 HENRY LOUIS WALLACE
費里楊.沃德利普 FARYION WARDRIP
卡爾.「科羅爾」.瓦特 CARL “CORAL” WATTS
弗瑞德.威斯特與蘿絲瑪莉.威斯特 FRED WEST AND ROSEMARY WEST
奈坦尼爾.懷特 NATHANIEL WHITE
偉恩.威廉斯 WAYNE WILLIAMS
藍道爾.伍德菲爾 RANDALL WOODFIELD
史蒂芬.萊特 STEVEN WRIGHT
艾琳.卡蘿.伍爾諾斯 AILEEN CAROL WUORNOS
楊新海 YANG XINHAI
羅伯特.李.葉慈 ROBERT LEE YATES
柳永哲 YOO YOUNG-CHUL
黃道十二宮殺手 ZODIAC KILLER
 
連環殺手的養成
作者後記